民族教育和教育扶贫仍是关键词

23.02.2017  16:05

在民族自治地区8381个行政村全面实行学前双语教育

对贫困家庭在教育卫生方面的特殊困难实行基金救助

2017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民生投入,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教育的惠民蛋糕也要越做越大。兜网底、保基本,2017年我省教育民生实事中,民族教育和教育扶贫仍是关键词。如何通过办好民生实事,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困难群众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四川日报记者连线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进行解读。

记者:今年的民生实事中,“一村一幼”计划扩大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是基于什么考虑?

朱世宏:2015年起,我省开始在大小凉山彝区实施“一村一幼”计划。按照每个行政村2名辅导员、每人每月2000元计算,给予大小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双语辅导员劳务报酬省级经费补助。截至2016年,大小凉山彝区已开办幼教点2527个,选聘学前教育辅导员6213名,招收幼儿9万余名。

考虑到其他民族自治地方同样存在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特别是村级幼教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这项惠民政策的整体效益,今年,大小凉山彝区“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将扩大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计划为8381个行政村每村配备2名辅导员,为幼儿“过好语言关、养成好习惯”奠定基础。

记者: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是个新举措,怎么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特殊困难?

朱世宏: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主要用于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在享受现有教育保障制度和助学帮扶政策基础上,仍然存在的与子女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比如购买校服、文具用品、校内伙食等费用困难,切实避免因经济原因导致贫困家庭子女辍学,并获得应有的尊严。

具体而言,我们在全省有扶贫任务的160个县(市、区),以县为单位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每项基金初始设立时,规模不少于300万元,以后年度根据实际需要,可继续补充。每个县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200万元垫底资金,其余部分通过企业、个体工商户、爱心人士及社会捐赠进行筹集。

扶贫救助基金的安排使用,坚持“量入为出”和“专款专用”原则。救助标准根据贫困家庭实际困难状况和基金支付能力酌情确定,一般每户每年500元—5000元之间。救助流程是“本人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公示—县级主管部门审定—拨付发放”,及时对学生开展救助。按规定,扶贫救助基金的发放,原则上采用银行直接“打卡”的办法,个别不具备直接“打卡”条件的地方,允许用现金方式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