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为四川省甘孜州培养“订单定向”专项人才

23.11.2013  11:03
2013年,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民族地区人才严重匮乏的结构性矛盾,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并经国家民委、教育部同意,西南民族大学面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功开展了订单定向式人才招生培养试点工作。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最大的藏区,专业人才队伍“总量小、质量低、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影响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以畜牧和文化系统为例:畜牧系统事业编制1825人,在岗人员978人,缺847人,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72.1%,同时大部分在岗人员存在专业不对口现象;文化(包括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专业人才仅542人,平均每县约30名、每乡约1.6人,本科学历仅占7%。同时,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专业人才引进十分困难;畜牧、文化、旅游等行业多年未能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同时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人员队伍青黄不接。2008-2012年,甘孜州事业单位招录本科以上事业人员1137人,辞职363人,考起但不报到80人,流出州外114人。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已经成为导致甘孜州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 此外,基层双语人才补充难,也是甘孜州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甘孜州农牧民主要使用藏语交流,基层工作人员长期与老百姓接触,不仅要熟悉藏区文化风俗,而且要能用比较熟练的藏语进行交流。然而,近几年通过考试聘用方式招录的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语言障碍,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影响,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招生照顾政策,但通晓当地藏语的本地高中农村毕业生很难考取本科院校(甘孜州2013年本科上线率仅为17.3%),多数成绩优异、考取本科高校学生不会藏语,毕业不愿回州工作,直接导致本土双语人才补充困难。 长期以来,西南民族大学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始终致力于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学校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高原畜牧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双语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 为创新人才招录和培养机制,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西南民族大学积极探索“订单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甘孜州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以缓解其专业人才队伍的困境。 签署校地协议,推进与甘孜州的战略合作。 2012年5月,西南民族大学与甘孜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合作实效,建立长期的、全面的、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深入摸底调研,制订培养计划。 甘孜州根据根据州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畜牧、文化等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研,提出了甘孜州急需的紧缺人才需求专业。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及国家政策法规,甘孜州与西南民族大学商定订单定向生招生专业和计划数,并由甘孜州落实订单定向生毕业年度所需编制数和具体岗位,确保订单定向生毕业后顺利上岗。 完成录取,招收首批学生入学。 西南民族大学将此项招生计划报国家民委、教育部核准后列入今年定向招生计划,该计划面向四川省招收加试藏文和藏文一类模式的考生,并按教育部及四川省相关政策完成招生录取工作。通过各方努力,今年学校共招收了动物科学和文化产业管理(藏族文化)两个专业67名“订单定向”式本科生。10月,学校与甘孜州人民政府举行了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班开班仪式;会上,订单定向学生与西南民族大学、自治州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签署了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就业协议,约定学习期满合格毕业后到签约单位报到,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后,订单定向学生可直接聘为编制内工作人员,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目前,首批67名“订单定向”式本科生已全部入学。 同时,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甘孜州相关用人单位根据订单定向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工作需要,参与并审核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在大三暑期提供相应的岗位保证订单定向生的实习实训;选派专门人员对订单定向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跟踪管理。 西南民族大学面向甘孜州实施的订单定向式招收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甘孜州紧缺人才的匮乏问题,也为探讨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瓶颈的困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方法、途径,对进一步发挥民族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在上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咨询建设》(2013年第3期)上,对西南民族大学该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并建议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工作的具体开展予以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决策咨询建设》上提到,“面向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展相关本科专业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西南民族大学办学已60多年,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因此,西南民族大学有能力作好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这一工作,是对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有益补充,更有针对性地为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留得诠、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决策咨询建设》建议,“为使此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顺利推进,希望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的具体开展上予以关注和指导,在制定相关招生政策、人事编制安排及录用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确保该项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圆满完成。”   (庄勤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