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启动实施提升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对口扶贫项目

30.09.2015  18:29
我省启动实施提升民族地区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对口扶贫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以赴打好卫生计生扶贫攻坚战,9月6日,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政府妇儿工委办联合制定出台《四川省第二周期提高民族地区31个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实施方案》,决定从今年起实施四川省第二周期提高民族地区31个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由全省经济条件较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较强的10个市的31个县(市、区)对甘孜、阿坝、凉山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低的31个县实行为期5年的对口扶贫。实施区域协作、硬件完善、技术支持、管理输出、创等帮扶等“五大举措”开展真帮实扶,做到对口扶贫措施和项目精准,努力实现“2020年31个民族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以上,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工作目标,以加快提升民族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切实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9月24日,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四川省第二周期提高民族地区31个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启动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司长秦耕、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欧力生、省妇联副主席黄莉出席会议并讲话。   秦耕司长充分肯定了我省从2010年组织实施提高民族地区31个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的创新举措,为四川婴儿死亡率连续7年低于全国平均值、孕产妇死亡率连续12年低于西部平均值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四川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科学研判,谋划好未来五年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聚焦难点,打赢卫生计生扶贫攻坚战;用好政策,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欧力生副主任强调,支援县和受援县要精心编制第二周期项目规划,做实“一对一”对口扶贫,坚持扶持县级机构产科为重点,建立民族县区域产儿科急救中心,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为处理产科疑难重症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坚持扶持乡镇卫生院为基本,扶持中心卫生院独立、规范地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为民族县建设培养一支能看病、留得住的本土妇幼卫生骨干队伍。   启动会上,成都市、阿坝州、安岳县、昭觉县、理塘县作经验交流发言。31个支援县(市、区)与31个受援民族县签订对口扶贫协议。   成都、自贡、攀枝花、德阳、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南充、资阳、阿坝、甘孜、凉山州(市)卫生计生委(局)分管主任(局长)、妇幼(基妇)科(处)长,31个受援民族县及支援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卫生计生(卫生)局局长,省妇幼保健院和10个承担对口扶贫任务的市级妇幼保健院负责人、保健部主任共180 余人参加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