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地区发展有喜有忧 发展\"塌陷化\"需关注
占全省9.97%的人口,占全省面积17.6%的民族自治区域,是我省“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就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显示,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发展隐忧,尤其是在湖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中日益“塌陷”和边缘化值得警惕。
喜:扶贫攻坚,民族地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回放】
“我们村以前是全县牛屎粪最多的一个村,现在变得干净多了!” 10月23日,凤凰县山江镇东就村村支书杨梅芳告诉记者,变化源自通村公路的建成。
东就村距离县城约20公里,以前,只有一条毛胚路与外界相连,通路不通车。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850元。
2011年,省交通厅将东就村作为对口联系的扶贫点,投入两百多万元改造通村公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于2012年6月建成通车。路通了,村里的产业开发也红红火火地搞起来了。杨梅芳介绍,现在村里有40多户种植猕猴桃一百多亩,明年就有收成。今年预计人均纯收入能达到1950元。
“今年村里一下子就盖了6栋新楼房,这是以前没有的事。”谈到以后的发展,杨梅芳信心十足。
【声音】
“通过突出扶贫攻坚主战场,我省民族地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省人大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石光明介绍,调研显示,光是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省就安排资金1000多亿元,对民族地区给予重点支持。截至2012年,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建成公路里程2.86万公里,比2007年增加1.6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0公里,农村通村公路通达率91.7%、通畅率82%。铁路里程521公里,已建成3个机场,4条通民族地区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民族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我省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实施少数民族高寒山区专项扶贫开发,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在湘西地区,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800多亿元,完成产业项目建设346个。坚持对口帮扶,组织省内经济发展较好的6个地级市持续对口支援自治州的6个特困县。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扶贫开发,目前已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解困项目1113个。《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已经编制完成, “十二五”期间,拟实施重点项目近1100个,预计总投资13560亿元。
据统计,2012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8.84亿元,比2007年增长111.41 %;人均GDP18553元,同比增长159.4 %。
忧:差距扩大,发展“塌陷化”亟待关注
【回放】
茶坪乡美岩冲村是新晃侗族自治县的一个偏远山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随着美岩冲-坪南公路纳入新晃侗族自治县2013年农村公路通畅、连通工程,山村老百姓盼来了致富希望。
近年来,新晃大力推进农村通畅工程建设,县内通乡、通村公路水泥硬化率均达到90%以上。交通条件改善的背后是大量资金的投入。与相邻的贵州省玉屏县相比,同样作为民族自治县的新晃,在基础建设方面享受到的国家政策优惠少得多。
10月23日,县人大民侨委主任杨清兰介绍,同样是通畅公路,新晃获得的国家补助是每公里17万元,剩下的52%由县财政配套。玉屏县由于享受了西部大开发政策,每公里可以补助35万元。同样,由于享受农房改造补贴,玉屏县的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清兰说:“以前是贵州人想到我们新晃来,现在是新晃的老百姓想到贵州去了。”
【声音】
“中部省份民族自治地方虽然地处中部,却不具备中部其他地区的工业化基础,虽然毗邻西部,但不能完全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从而日益‘塌陷’和边缘化,成为中部省份的切肤之痛。”石光明在接受采访时说。
调研显示,我省民族自治地方与渝、黔、贵等西部毗邻地区山同脉、水同源、地同构、民同俗,过去发展基础也基本相当,但今日发展水平迥然不同,西部地区无论是产业水平还是人居条件都走到了前头,主要在于国家对西部省份采取了特殊扶持措施,而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虽然纳入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但由于国务院未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致使比照优惠政策悬在空中,收效甚微。2006年,自治州与贵州铜仁市的财政总收入分别为15.41亿元、15.01亿元,到了2012年,则分别为47.9亿元、63.7亿元,铜仁市赶超自治州。另一方面,与省内其他市州相比,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经济指标差距也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呼吁国家充分考虑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实际,将这些地区全部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从规划、资金、项目等方面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同时切实抓好现有民族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如减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塌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