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工作室”增添群众工作新活力
本网讯(记者 袁大坤)“这下我放心了,乡上的民情工作室帮了我的大忙。先解决了我子女读书的问题,又把我全家纳入了低保,还帮我联系了县残联进行残疾人救济,我再也不上访了,最近就去成都盲人按摩院打工。”眼睛二度残疾的通江县新场乡巴州沟村三组村民朱学明,近日在乡设立的“民情工作室”,一脸高兴地对新场乡党委负责人说。
朱学明民生诉求的快速解决,是通江县“转作风·惠民生”活动的一个缩影,得益于在全县设立“民情工作室”,开通“民意直通车”的务实做法。
设立“民情工作室”:
服务方式大转变
“转作风·惠民生”活动一开始,通江县就明文规定:“县级机关、各乡镇和有条件的村(中心村、聚居点)都要设立民情工作室”,开通民情电话,集中收集群众诉求,分类办理民生事项。
如今,通江县级机关和乡镇设立“民情工作室”128个,沙溪镇王坪村、广纳镇渠江村等中心村也相继建起了“民情工作室”。群众的民生诉求都引导到“民情工作室”去提,群众不再是“无头苍蝇乱碰”,由民情工作室提供“一站式服务”,催生了政府服务方式的大转变。
完善“六个一”制度:
服务态度大转变
民情工作室有序运行,主要源于完善了“六个一”工作制度(规范设置一个民情工作台、确定一名民情工作登记员、落实一名乡村民情工作信息员、建立一张民情登记卡、形成一本民情工作意见簿、制订一套民情工作考评办法),保障了乡镇民情“总部”运行高效,延伸亲民亲贫触角到乡村院落,构建了系统的民生民情“诊断网络”,实现了群众工作无“盲区”。
同时,加大对干部民情工作的考评考核,将民情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评优选模、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要求干部“俯下身子、放下面子、不搞样子”地开展群众工作,让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服务态度大转变。
落实“六步”工作法:
服务质量大转变
为防止民情工作室在运行中“穿新鞋走老路”,通江县出台实施方案,细化登记、交办、回复、反馈、销号、归档等“六步”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六步”工作法,完善转办等事项办理程序,对每个环节明确了办理时限,提出“群众不满意不销号,群众不答应不归档”的工作目标,并将每个环节的办理纳入督察考核,让群众民情诉求件件有回复,民情诉求办理步步有督察,促进了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服务质量大转变。
截至目前,通江县已设置民情工作台176个,确定了民情工作登记员236名,每个民情工作室建起了民生诉求、稳定信访、困难群众三本“台账”,开辟了民情处理情况公示栏,已累计处理民生诉求800余件,接待群众近5000人次,“民情工作室”大幅提升了群众工作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