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中平民到司科举主文运的神祇——文昌帝君如何实现逆袭?

19.02.2017  18:03

  

  

  张泽洪(左)、谢聪辉(上)解读文昌文化。

  2月18日,由省台办、省文化厅、绵阳市政府、省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之“海峡两岸文昌文化讲坛”在省图书馆举办。

  天上文昌星,地下梓潼神。在中国古代,文昌帝君都是一位颇受众生景仰的神灵,其“紫门高照于潼江,行宫普遍于列郡”,影响力颇大,众多古代文学作品都有对其的描写和赞誉。

  文昌文化蕴涵着什么精神?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张泽洪和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与研究所专任教授谢聪辉两位学者进行了现场解答。

  □本报记者 吴梦琳/文 肖雨杨/图

  如何从蜀中平民到神祇?

  文昌帝君又称为梓潼神、梓潼帝君、梓潼真君、梓潼神君,是道教尊奉的司禄主文运之神。“文昌帝君最初是蜀中民间尊奉的梓潼神,此神在历史上灵异昭著而影响日增,逐渐由蜀中地方神衍化升格,成为职司天下科举文运的神祇。”张泽洪说。

  文昌帝君原名张亚子,在四川绵阳梓潼修道成仙。关于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很多传说,从唐代开始,就有了关于梓潼神主掌文运的传说。根据明代张瀚《皇明疏议辑略》卷十九《祀典》中的记载: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玄宗西狩,追封左丞,僖宗入蜀,封济顺王,宋咸平中改封英显。所以,根据这个记载的话,掌管文运的张亚子其实是一位战死在战场上的英雄。

  张泽洪认为,文昌帝君能影响中国社会一千多年,一方面正是与封建王朝的敕封和扶植有关。另一方面,宋代是民间信仰道教化的重要时期,那个时候中国社会一些有影响的民间俗神,都被道教吸纳进神仙体系。梓潼神作为科举文运之主宰,成为士人宗教精神之寄托。

  文昌文化有什么样的内涵?

  张泽洪认为,文昌文化内涵丰富,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文人的德行,因此,司禄主文治科第之梓潼神,也被赋予道家的忠孝观念,成为忠孝德行的鉴视者。

  在中国古代诸多历史和文学记载中,文昌帝君不仅主文运、司科举,同时也是忠、武、孝、德、仁的化身,文昌帝君会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进行德行方面的鉴察、甄别、审定,以保证选拔的士人文行相称,德才兼备。

  南宋文天祥《龙泉县太霄观梓潼祠记》这样写道:取士本末,实昉于人心,义理之正,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同样,清方浚师《蕉轩随录》卷七载文昌祠一幅楹帖说:人间文字无凭,惟行阴骘;天上主司有眼,但看心田。“这对文昌神以道德选拔士人的宗教功能,这幅楹帖的语句可谓是极其凝练的概括。”张泽洪说。

  台湾祭拜文昌带什么祭品?

  讲座现场,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谢聪辉则着重对文昌文化在台湾的源流和发展、传承和影响进行了讲解。谢聪辉长期在台湾、福建等地进行文昌文化研究和田野调查。他介绍,台湾文昌文化三百多年前与四川梓潼七曲山文昌祖庙帝乡根源连结,如今,在台湾,对文昌文化依旧拥有高度的认同与崇奉,现在台湾仍然有很多文昌帝君庙宇,考生在考试前都会去祭拜。那么考生应该带些什么样的祭品呢?

  “祭品要特别注意与考试、智慧、运途相关吉祥谐音为佳。”谢聪辉介绍,蔬菜类的例如葱,象征聪敏、聪慧;芹菜,象征勉励勤学;竹笋象征直顺、顺利;青蒜象征数理算计和未来打算等等。

  水果类则主要是菠萝,象征考运旺来;苹果,象征考试平安平顺;橘子象征吉祥如意;枣子象征早早中第。

  此外,还有糕点类,包子与粽子,或者包种茶,都是祈求考试“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