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河北民俗文化节开幕 民间绝活儿集中亮相

15.06.2014  01:00

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展出的高粱杆扎刻成的工艺品。翟羽佳摄

定州缂丝”技艺传承人程苗欣正在织机上操作。翟羽佳摄

中新网廊坊6月14日电(高红超 翟羽佳 宋敏涛)高粱杆、桃核、橄榄核等在人们眼中并无多大价值的东西,到了河北的民俗艺术家手里,却变成了一个个宝贝。14日正逢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第七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在廊坊开幕,秸秆扎刻、核雕、缂丝等民间绝活儿纷纷亮相。

高粱杆,俗称秫秸秆,在中国农村地区多被作为引火之物,而在河北省永清县农民艺术家徐艳丰的手里,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成造型精巧的“天安门”、“黄鹤楼”、“故宫大角楼”。

当日,在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展览上,一座高117厘米,底边宽66.4厘米的仿山西万荣县飞云楼的高粱杆工艺品引得很多参观者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据徐艳丰介绍,这座用高粱杆扎刻成的建筑用时3年零2个月,耗用了50多万根高粱秸秆。让现场观众称奇的是,所有接口都未用钉子、胶水、铁丝或丝绳等辅助固定,而靠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咬合在一起实现固定,楼的门窗还可以开合。

收录于中国中小学课本的明代散文《核舟记》,生动描述了中国早期的微雕艺术。艺术家们竟然能在一颗小小的桃核上,将舱杆、篷楫、苏轼等人的须眉惟妙惟肖地刻出。在当日的展览上,人们不光见到了刻有苏轼泛游赤壁的桃核小舟,还见到了在一颗桃核上刻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等多种多样复杂的核雕作品。

据核雕的作者张习连介绍,在高约2厘米、长约4.5厘米的桃核上雕刻,手上的功夫很重要。由于每个桃核都有自己的纹理特点,除了需要打眼、磨光等工艺程序外,还需按纹理进行创作。

古老的织机上,40岁的“定州缂丝”技艺传承人程苗欣脚蹬织机踏板、左手梭右手拨,将五颜六色的蚕丝线编织出美丽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由于织品的图案没有正反面之分,呈现出特殊的立体效果。

据程苗欣介绍,缂丝有着上千年历史,在宋代最富盛名。它以蚕丝为原料,以“通经断纬”的高超技法,使花纹图案像镂刻一样,有“织中之圣”、“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在中国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看来,民间传统手工艺不仅象征着中国人的灵巧与智慧,还凝聚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不仅具有草根性,还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徐艺乙建议,在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不能要求其标准化、规模化和低成本化,让生命力本就相对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传统的民间艺术。

据悉,本次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由河北省文化厅、廊坊市政府主办,将持续到6月16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