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亲历讲述:国庆游行像过年

28.09.2014  10:33

1951年在顺城街游行的成都女工方队

上世纪70年代成都国庆游行

  【编者按】

  如果说一个人一生中总有几桩事情是值得回忆的,那么成都国庆群众游行应该是其中之一了。不论对观礼的人,或是参加游行的人,都是如此。几乎涉及成都城的家家户户,构成了蓉城市民在那个岁月政治文化生活中最重要最活泼的内容和特点。对许多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青春记忆和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我们邀请几位当年热心参与过国庆游行的市民,回忆起那些难忘的点滴往事。

   穿制服包头巾女工方队最拉风

   讲述人:民俗学家刘孝昌 69岁

  成都的第一个国庆阅兵是在1950年,那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气氛却很热烈。在国庆前的一两天,大街小巷就插满了红旗。当时的老成都柏树森森,虽然当时物质条件有限,但心灵手巧的成都人用柏树枝和竹席扎成了一道道的彩楼。棚架工人们用楠竹竿,沙木条等建成彩楼的骨架,这些彩楼以竹席为墙,刷上朱漆,以柏树枝为顶,青翠欲滴,彩门上悬挂着“解放全中国”,“发展生产,减租减息”等标语。游行的队伍就将由这一道道绿顶红墙的彩门下通过。

  当时的成都人口大约有40万-50万,参与了这次游行的人员就达到了20来万,其中,志气高涨的学生是主流。那时的成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也就没有产业工人,因此参加游行的工人也多是店员。

  而在国庆头天清晨,天还没亮,学生,农协会成员,解放军,工人代表等就从各个地方汇集到九眼桥,盐市口等地。其中学生们的队伍最为整齐,他们天不亮就起来,自带干粮赶到三桥南街的贡院广场集合。当时的学生们都没有特别好看的衣服,但无论再穷的人家都会准备一件白衬衣,在重大场合的时候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成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业,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而这些产业工人也逐渐成为了游行的主力,这些来自420厂、刃具厂、无缝钢管等大厂的工人们,穿着整齐划一的劳动布制成的工作服。这些工作服有些是夹克式,有些是背带式,但无疑都是当时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饱受众人的艳羡。产业工人们穿着工作服,穿着翻皮鞋,戴着工作帽走在游行队伍中,比走T台的模特还耀眼。最耀眼的莫过于女工方阵,来自成都棉纱厂的上千女工穿制服,包头巾,戴袖套是整个游行队伍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游行队伍中,甚至还有各大厂以及农社开来的大汽车,当时的成都只有黄包车,汽车很少见,电车都只有一路,游行队伍中的大汽车别提有多神气了。所有的大汽车都用红布标语版打扮好,工厂汽车上展示着各种工业模型,而车上的炼钢工人则手拿钢钎,肩膀挂一条白毛巾。农社汽车更热闹,车上堆满了大南瓜,萝卜等,用麦穗做装饰,展示丰收的喜悦。文艺界方阵,彩车最有看头,样板戏,川剧,荷花舞等轮番上阵,花花绿绿应接不暇。

  华西都市报记者 袁慧君

  (图片由刘孝昌提供)

   自带干粮 天不亮就去集合

   讲述人:民俗作家温志航 65岁

  1950年10月1日下午3点,人们在北较场欢庆第一个国庆节,郊区8个乡的农民剿匪自卫队员和城内的机关干部、学生、各界群众和解放军官兵近6万人欢庆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现场上,8个乡2万多名剿匪自卫队员,还雄赳赳地列队接受当时军政领导的检阅。当晚全市还举行提灯大游行,各种样式的灯笼将夜空照亮,如同白昼,全市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从1951年到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文革”前,每逢国庆节,成都都有约20万群众聚集在人民南路广场(今天府广场)欢庆节日。每逢国庆,政府机构就在广场搭建酷似天安门城楼的检阅台,巍峨的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毛主席的标准像,灰色的水泥墙,圆拱的城门,金刚怒目的雄狮,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

  1955年的国庆最有气势,十一那天,驻蓉部队的解放军头戴钢盔,手持仿苏50式冲锋枪,全副武装地走在队伍前列,虽说他们无法与如今的三军仪仗队媲美,却是由真正的战斗部队所组成的。他们头戴缴获的美式钢盔和日式、美式武器,直至仿制前苏联的50式冲锋枪和转盘机枪,令人荡气回肠。

  1963年国庆节那天,机关干部、红领巾、大中学校学生、郊区农民、工厂工人、少数民族代表、文艺工作者……各行各业精选出来的代表,都会在这一天手持标语、花束、彩旗,甚至出动一辆辆象征建设成就的彩车,一队队一排排走过检阅主席台。这一年,成都的游行方阵最多,高达71个方阵。

  1964年,中美、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与全国一样成立了“民兵师”,在国庆大游行中威武亮相,大展雄姿,以132厂、刃具厂、东郊的国防厂和成都学生组成。1964年10月1日,国庆游行中,民兵方队有男兵队,也有飒爽英姿的女兵队,引来万人瞩目。每个民兵方队横排18人,竖排14人,加上4名领队,一个方队有256人。在《骑兵进行曲》的雄壮乐曲声中,他们统一身着白衬衣、蓝裤子,手持钢枪,迈着整齐的正步,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高喊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地从主席台经过,尽管天空下起毛毛细雨,民兵们始终意气风发。

  上世纪70年代,成都很少举行盛大的游行,但在1970年,成都还是组织数万人看露天电影,算是公益惠民活动。10月1日当晚,北起人民南路的百货大楼,南至跳伞塔,沿途共设10个大银幕,每个银幕上放映的影片各异。

  我记得,当夜幕降临,大人小孩一早就守候在露天广场,人们席地而坐,虽然条件简陋,大家却看得如痴如醉。银幕上分别出现《甲午海战》《刘三姐》《怒潮》《大浪淘沙》《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观众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用力鼓掌欢迎。在百货大楼背后的染房街放映的《五朵金花》,使不少人沉浸在爱情之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还与影片中的金花和阿鹏一起口韵鼻哼电影插曲,算是高档的艺术享受。

   酷 为赶热闹我进了川大锣鼓队

   讲述人:民俗学家袁庭栋 56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学习苏联,为了显示国家实力和各行各业的最新成就,逢重大节日就要在人民南路广场游行,每年的国庆是各行各业各单位都必须要组织参加的。

  从袁庭栋1957年进入川大学习开始,当年的国庆节就参加了游行。他回忆,当时所有人都必须参加。他还记得,国庆游行,要求女生穿花上衣下配裙子,男生则是白衬衣配蓝色长裤,全校师生职工按院系、年级和班级组成方阵,一个方阵有好几千人。十一当天天不亮,所有人都起床,统一吃过午饭后,就到东大街整队,检阅的省市领导就站在城门洞上。游行队伍从人民东路进,人民西路出。对于参加游行的人来说,从人民西路出来,就可以解散了。

  袁庭栋在川大读书期间,每年的国庆游行(偶尔有些年还要组织五一游行),次次不落都要参加,直到后来国庆停止了游行。当时年轻娃娃为了凑热闹,袁庭栋每次在被问到是哪个队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川剧锣鼓队的,就因为锣鼓队有锣鼓,走过广场的时候,敲起锣鼓咚咚锵,很闹热。

  当时,游行方队喊口号、举标语、宣传画,还会唱歌。袁庭栋说,当年游行唱得最多的是《歌唱祖国》,“大跃进”的前几年,唱得最多的是《社会主义好》,“大跃进”后期,大家就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每年都唱,每年都不一样,就像标语和宣传画,都是根据当年情况,写的画的是最新的。

原标题: 民俗专家亲历讲述:国庆游行像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