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松绑,省经信委力挺“负面清单”

10.01.2014  14:55
核心提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把改革贯彻落实到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工业稳定增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201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昨日召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林在会上指出,2014年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把改革贯彻落实到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工业稳定增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

在谈到具体改革措施时,王海林表示,一是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优势互补。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进程。推进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吸引非公资本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其次,要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民间投资增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严格执行《四川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最大限度地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消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领域和范围,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公平进入资源开发领域,保证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民间资本创新创业。

三是要适应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加强资源要素的节约利用。国家关于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可以由市场定价的交给市场,不具备条件的也要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保护原则动态调整。阶梯性电价、气价、水价将逐步实施,新的价格形成机制也将逐步推出。一定要紧密跟踪,主动适应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充分利用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倒逼机制,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益。

四是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寻找新的商机。抢抓新机遇,研究四川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交会点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培育开放新优势。对接国家南向、西向开放战略,借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动我省相关产业走出去。

全省经济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王海林同时表示,全省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一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挑战;三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与扩大民间投资的挑战;四是提振居民消费需求与培育消费新亮点的挑战。

王海林强调,工业稳定增长是四川经济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工业已占全省GDP的45%左右,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既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确保有质量的增长。

新闻链接

2103四川公共财政支出突破6000亿

早报讯(记者 冷宏伟)全省财税工作会议昨日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四川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781亿元,实现年初预算目标,公共财政支出总量突破6000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达2165.3亿元,再上一个千亿台阶,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61.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税系统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746.5亿元,增长9%。


去年,四川调整优化支出结算,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大力支持“十大民生工程”、“新增八项民生事项”、“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等的实施,全省民生领域投入近4000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64.1%。

另外,在2013年,四川“营改增”试点顺利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纳税人10.1万户,入库增值税22.56亿元,减税15.15亿元。

名词解释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