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09.05.2017  13:13
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www.sccdc.cn

  2017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4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是“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碘缺乏病是因为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它对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发育障碍,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疾病,防治碘缺乏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之一。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全球除冰岛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危害。我省外环境普遍缺碘,我们生活在缺碘地区。

  碘缺乏病病因清楚、防控有方、措施有效,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由于该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而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人类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上述原则。人类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食用碘盐是国家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策略。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从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以来,中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1994年国务院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确立了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000年我国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至今一直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2015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终期评估结果显示,全国有94.2%的县保持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为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2017年国家印发《“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明确提出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的防治目标。

  长期以来,四川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卫生、盐业等部门密切配合,探索实践并持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防治原则,及时开展了碘缺乏病调查、监测、评估、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等多项工作,评价防治效果并适时调整碘盐浓度,保障人群碘营养适宜,保护了人民健康,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2016年全省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合格碘盐食用率94.89%,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1%、尿碘中位数196.5µg/L,孕妇尿碘中位数171.9µg/L。全省碘盐、甲状腺肿、尿碘指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全省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自然环境缺碘难以改变,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要长期坚持,才能巩固防治成果,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因此,我省碘缺乏病防治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并不断通过完善监测体系、强化健康教育等,确保大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