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牛”30年向11万农户赠“牛”600万头

10.12.2015  10:51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对外发布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结果,四川海惠·小母牛组织获得提名奖,成为此次四川省唯一获奖的民非组织。记者了解到,小母牛项目在中国已经进行了30年,已为全国17个省的11万农户赠送牲畜近600万头。为了通过“”让农户富起来,小母牛有自己独特的“礼品传递”等扶贫办法。

 

小母牛的扶贫模式:

 

先学习 后领牛 最终还要送小牛

 

1942年,国际小母牛组织通过联合国善后救助总署向中国赠送了第一批550头奶牛;1985年,国际小母牛组织中国项目正式启动;2008年,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全权执行国际小母牛在中国的项目。

 

送人奶牛,不如助人养牛。”四川海惠·小母牛组织的理事长陈太勇向记者阐释他们的扶贫理念,要想领一头牲畜回家,可不是吆喝几声它就能跟着走了。小母牛的受助对象,必须完成两个任务:“专业学习”和“礼品传递”。贫困的农户们,首先要成立互助组,每15—25户团结互助,在小母牛请来的农业专家带领下,进行3—6个月的学习,除了掌握畜牲饲养,农户们要学习自力更生、改善环境、分享合作、男女平等等理念,才能顺利毕业,牵着受赠的牛羊回家。最苛刻的是,农户还签订合约,承诺等受赠牲畜繁衍,有了下一代后,必须把下一代牲畜或等值款项、知识技术等当成礼品,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让受助者变为施助者,这是尊严的传承。

 

小母牛不但帮农户脱贫

 

还指导大学生回乡创业

 

2010年海惠·小母牛的项目走进了昭觉县,城北乡彝族社区的村民吉布果果率先学会了种草养畜模式,率先在村里修建沼气池,率先种起了有机蔬菜。

 

捐赠者给了牛羊就是给了,为啥还要我们把牲畜后代再捐出来?”对于小母牛的“礼品传递”理念,并不是所有农户都理解。后来,没有参加小母牛项目的农户看到吉布果果互助组有困难互相帮助,很多问题都比单打独斗的农户解决起来容易得多,甚至还有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于是也都动了心,加入了小母牛的队伍里。

 

吉布果果只是11万农户之一,如今,还有大学生回乡,在小母牛的指引下,搞起了养殖创业。“30年,看到一些农户从茅草房变成了小楼房,特别为他们高兴。”陈太勇经历了小母牛在中国的30年,从每一户农户的改变中,他收获了成就感。(见习记者 成欣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