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我向您报告之(三)

28.10.2014  17:28
——锦江八载春华路校友共抒秋实情 编前语 八载风雨锦江路,数年辉煌杏园秋!校庆是一个闪光的符号,是迎新的荣光与梦想,是校友暖秋流金致意母校的神圣与崇高。校庆之际,校友们欣然接受母校的检阅,他们向母校报告他们从扬帆起程到披荆斩棘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抒发对母校难以割舍的情怀,也向学弟学妹们讲述在母校的温暖岁月。   我在山东 我向母校报告 姓名:王雅妮 学院及专业:艺术学院200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稍息,立正,齐步走……”锦江的每个秋天,田径场上都会传出响亮的口号,道路两旁的黄葛树则用沙沙的树叶声与口号声和鸣,欢迎新生并庆贺这丰收的时节。 我校艺术学院2013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王雅妮 我校毕业生王雅妮目前在山东艺术学院读研 秋天就是第二个春天,每片叶子都是一朵花。《南方周末》有篇文章曾写到:“判断大学的水平,可用树作参考。凡大树成荫、繁荣茂盛的都是不错的大学。大树说明时间的积淀,是见证大学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里除了大师,还必须要有大树,否则缺少灵魂。”锦江不但是有着上百种植物的神奇“植物园”,还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每个学子好像她的种子。当学子们离开校园,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总不会忘记曾经在锦江那紫红色土地上习得的一切。 本学期研究生开学的时候,我的导师递给我一本书——由导师主编、我和其他三位研究生参编的专业书籍出版了!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一本成书的封面上,有种颇为神奇的感觉:喜悦、轻松、欣慰……总之,算是“苦尽甘来”了!回想去年此时,第一次接到编书任务的我并非毫无头绪。多次查找资料、共同商议,写初稿、改稿,不厌其烦地审校终稿,应对出版社新增的要求等等,忽然发觉,这一系列程序,像极了我在校报担任学生编辑的日子:编前会、策划会、采写、写稿、编辑、排版、校对……原来这一切,锦江早已教会了我。 目前,我正在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不同于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这次我的研究方向需要阅读大量国外文献和论文,这对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来说是双重考验。有挑战才有动力,我熟悉这样的挑战,在捷报频传的历届学子身上,在有大楼亦有大师的母校中…… 锦江对于我的意义无法轻易言说,只知道身在1300多公里外的我常常思念她,今天,更要向她道一句,母校,生日快乐!“稍息!”“立正!”“敬礼!”“报告母校,2013届毕业生集合完毕,请母校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