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遗体正火化 成都一市民接到电话:你妈在救助站

25.09.2014  17:22

    核心

    提示 

    为什么会认错? 

    这具遗体由于在水中浸泡多日,已面目全非。“看起来很像我妈”。随后,三车亲朋来辨认,看起来很像他的母亲。

    为何没做DNA?

    张成根称,对遗体身份存疑,他也曾考虑过做DNA验证,但他是养子,母亲也没有任何直系亲属在世,做不了。

    23日清晨,44岁的张成根含着眼泪,将“母亲”的遗体推入火化炉。眼泪尚未擦干,10分钟后,他接到社区干部的电话:“新都救助站收了一个太婆,叫陈德华,是不是你妈?”陈德华,正是张成根82岁老母亲的名字。而此时,被认为是“陈德华”的遗体正在进行火化。两个“陈德华”,到底哪个是真的?张成根立即赶到新都,躺在救助站安排的医院里的确实是自己的母亲。短短一个星期,张成根经历了大悲大喜。只是,家属们现在疑惑的是:这个错误地被当成陈德华而遭火化的老年妇女,究竟是谁?

    悲!失踪“母亲”湖内溺亡

    怕打针吃药,老母亲两度离家

    9月13日,张成根发现母亲开始出现气紧、全身无力的症状,他将其送到了附近的医院。由于家离医院较近,他们并没有住院。9月15日中午,陈德华偷偷离开了医院。张成根发动亲友四处寻找,最后在附近的一处小树林里找到了母亲。

    “她害怕吃药打针输液。”张成根说,年轻的时候,母亲生病后就抗拒治疗,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家人和邻里的劝说下,陈德华跟随儿子回了家。吃晚饭时,陈德华又不见了,“我们以为老人出去串门去了,晚点会回来。”直到深夜,陈德华依然没有回来,张成根慌了,发动所有人帮忙寻找。

    湖内现遗体,“看起来像我妈

    “我妈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他说,失踪的第二天,有人告诉他曾在南三环辅道看到一名老人,他开车沿着南三环寻找,没有找到。

    9月20日一早,张家人尚在睡梦中,一名社区干部急匆匆地跑到张家楼下大喊:“搞快点,你妈淹死在簇锦公园了,赶快去看是不是的。”张成根“全身都软了”,来不及洗脸套上衣服就冲下楼去。

    几名最早发现遗体的邻里称,浮在公园湖面上的遗体,就是张成根的母亲陈德华。因此,在接受派出所询问时,张成根表示自己就是死者的家属。“派出所民警不放心,又让我去殡仪馆确认下。

    在殡仪馆,对着这名老年妇女的遗体,他却有些怀疑了。这具遗体由于在水中浸泡多日,已面目全非。“看起来很像我妈,但又好像有点不像,我拿不实在。我觉得有80%的可能性是她。

    三车亲朋认定,确认就是“母亲

    在殡仪馆看完遗体后的当晚,张成根翻来覆去睡不着。张成根的忧虑,还有另一重背景———他并非陈德华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这让他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我如果说那个人不是我妈,我妈的那些侄儿会不会说我不想为老人办后事;如果说是,万一认错了咋办?”是思来想去,天亮后,张成根通知了母亲的几个侄儿,叫上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以及社区的干部,10多个人坐了三辆车前去殡仪馆辨认。打开棺盖后,众人都说:“就是她。

    一名当时曾参与辨认的亲属说,当时看到的遗体经过水泡了后,确实有些看不清楚,但看起来很像陈德华。

    张成根称,一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对着寻人启事上的照片,仔细地与遗体对比后,也得出两人为同一人的判断。“你看,脸上都有一颗黑痣,就是一个人。”张成根向殡仪馆签字确认这具遗体正是母亲陈德华。签字时,殡仪馆工作人员还拿出这具遗体的随身物品———一个装手机的塑料袋以及一把小钥匙,张成根说,这些物品都不属于陈德华,“但她在外面流浪那么多天,也许是她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