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四川师大博导段渝给初中生讲南丝绸之路的故事

16.12.2015  18:25

原标题: 第一次给初中娃娃讲课  博导也有点小紧张  那就从南丝绸之路的故事说起

  (成都晚报2015年12月16日第08版)

 

  昨日,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承办的2015“名师一堂课·国学进校园”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来到新都区大丰中学。本次课堂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段渝担纲,他给该校的师生们讲述南丝绸之路的故事,带领学生们欣赏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里的文物图片。

  段渝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给初中生讲南丝绸之路    先用新闻话题热身

      “这段时间新闻播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我们今天的课堂有什么联系呢?”“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段渝从近日的热门话题入手,给大丰中学的师生热身后,就讲起了丝绸之路的故事。

      “如果不是听段老师讲,根本就不知道南丝绸之路对古今中外的影响,我打算课后去学校的读书馆找南丝绸之路的书来看。”大丰中学初二·十班的吴雨杭,兴奋地告诉记者。

    说起给大丰中学学生备课的经历,段渝教授打趣说是“紧张”的:“我是第一次给初中生讲南丝绸之路,深浅不太好把握,头天晚上我还专门想了一下,怎么讲能让初二的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这些知识,特意选了大量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希望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和学生同堂听国学    中学老师说受益多

  “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离我们都很近,如果学生去看过,再来听段教授讲,效果肯定会更好。”“听段教授的课,我自己也是受益匪浅。”……昨日的课堂,除了学生还有该校老师一同来听课。“今天的课堂涉及很多世界地理的知识,而我就是地理老师,其实这些孩子们在初一时是学习过的,但从课堂来看她们对之前知识掌握得并不好,我觉得这些方面都需要自己反思。”阳金秀老师翻开她的听课笔记给记者看,不仅有她自己的收获还有今后对学生教育的启迪。

  大丰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丰中学里近7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缺乏相关的外来社会资源,这堂课给大丰中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冬日里的暖阳。”

  校长点评

  大丰中学副校长    张云龙

  国学进校园这样的活动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学经典,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文化。为加强学生的国学教育,我们也到国学搞得好的学校去“取经”,正在逐步加强对学生国学文化的熏陶,希望能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学生。

    (成都晚报记者  王雪钰  摄影报道)

  网站链接: http://www.cdwb.com.cn/html/2015-12/16/content_2265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