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残联通过实施各种惠民项目 5万残疾群众圆了幸福梦

22.01.2014  16:35

没有党委政府和残联的帮助,我这一辈子恐怕都住不成新房子哦。”近日,在三台县富顺镇南峰村一组,肢体残疾人于力开握着县残联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去年以来,该县继续深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大力实施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扶贫解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和危房改造”等工程,使全县5万余名残疾人受益。

 

实施危改项目

 

圆残疾群众住房梦

 

“5·12地震后修房子,我的腿被树木砸伤了,准备修房的钱全用在了看病上。”52岁的于力开说,自己肢体四级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经济十分困窘。以前的老房子冬不保暖,夏不遮阳;下雨的时候,还要打伞才能够做饭。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一个体弱多病的弟弟和5岁多的小女儿,生活十分窘迫。得知这一情况后,县残联主动上门为他服务,将其纳入危改项目工程受助对象。2013年,在县残联、当地党委政府和村社干部的帮助下,新房子修建了起来,于力开过了一个“舒心年”。“修建房子,我只用了3000多元钱。”谈起新居修建,于力开几度哽咽,“修房子的树木是乡亲们无偿捐赠的,工人的工资也是村两委和乡亲们垫付的。”于力开说,房屋修建过程中,县残联和镇上的领导随时都来了解情况,并积极协调,让他得以及时搬进新居。

 

据介绍,2013年,三台县积极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危房改造工作,使类似于力开这样的80多户残疾人家庭受益。其中,22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了危改项目资金补助,圆了住房梦。

 

开展技能培训

 

助推残疾群众致富梦

 

一年800元的残疾人扶贫资金能够做些什么?“从去年至今,我用800元助残补助金发展养殖,现在出售成品肉兔收入达2万元。”正在忙着给兔子喂料的何书琼告诉笔者,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

 

何书琼是三台县刘营镇半月村人。由于身体不便,何书琼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儿,也无法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务工。当县残联得知情况后,立刻为她申请了800元的助残补助,并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帮她寻找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我现在已发展种兔100余只,成品兔400余对,年收入1.2万余元。”“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该县残联理事长羊立新说,县残联在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进程中,着重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为残疾人家庭“输血”后,引导他们自动“造血”,发家致富。仅去年,全县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5400余人次,帮助残疾人灵活就业8427人,建设残疾人帮扶示范镇13个,建设残疾人帮扶村15个。

 

何书琼说,除了参加县上和镇上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外,镇残联专干还时常到家里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是很艰难的,自从掌握了专业的养殖技能后,我有信心了。

 

加强康复帮扶

 

编织残疾群众健康梦

 

有了脊柱矫形器、站立架和矫正鞋,孙女基本上可以站立了。”面对县残联回访的工作人员,该县金鼓乡12村6组的赵春珍老人连声感谢。

 

老人的孙女刘金婷今年刚7岁,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脑瘫,不能站立,连简单的言语都不会表达,吃饭穿衣都要依靠奶奶和母亲的帮助。为了给小金婷治病,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去年9月,县残联邀请专家和医生,现场为小金婷作了免费检查,并量身定制了适配辅具。

 

2013年7月,县残联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资金采购康复训练器材,供残疾人员免费使用;针对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先后多次开展免费义诊、辅具适配活动;并为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实施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等。据了解,去年,全县对2963位贫困残疾人适配了基本辅助器具,为498位残疾人免费实施了白内障康复手术,为30位残疾人安装了假肢,对85名脑瘫儿童进行了康复培训。(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