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牛兴列的幸福生活

16.05.2016  22:59

  人民网成都5月15日电 “在全省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和在全省同类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广元市苍溪县“两个率先”冲锋号,吹响了脱贫攻坚冲刺战。该县在对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扶智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其自扶,从而确保脱贫攻坚人人不掉队。

  八庙镇涧溪村二组残疾人牛兴列家的庄稼基本在其房前屋后。地里的玉米苗齐人腰高,叶子在雨后显得更加嫩绿。菜籽和小麦已被收回家,园子里的甘蓝翠白紧实。

  “别看他是个残疾人,庄稼可不比别人种得差!”村民介绍到,牛兴列身体不足一米三,“走”路与正常人不一样。原来,1岁时,牛兴列摔了一跤,造成双腿膝盖骨脱落,因家里贫困没及时治疗,导致小腿和大腿严重错位。

  “右边鞋子磨穿,补后换到左脚来,每年要穿40多双鞋,用30多双袖套。”虽然身有残疾,牛兴列却非常乐观和讲究。为了让裤腿干净些,他用袖套套住右腿裤管。会补鞋子的他,总是把磨破的鞋子补得巴适平整。

  因年代已久,牛兴列家3间房屋的墙砖部分已经脱落,露出斑斑驳驳痕迹,正中房屋的柱子隐约裂开了丝丝小缝,旁边曾经关牲畜的偏厦屋顶有些凹陷破旧。屋里屋外,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小麦堆放整齐,床铺没点儿皱褶,厨具摆放有序,美菱冰箱、TGL彩电、长虹洗衣机、打米机、磨面机、自动水泵、三叶电扇等电器都不缺少。院坝前还摆放着几盆怒放的鲜花。

  牛兴列说,自己今年69岁,妻子张德连比自己大11岁。多年来,妻子半身不遂无法劳动,每年药费都得花五六千元,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后,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早些年养猪、上街给他人修鞋子。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不仅养猪、修鞋这些体力活儿干不了,庄稼也只能种些菜籽、黄豆、花生和生姜等耐干的农作物,一年收入仅3000多元。

  去年,苍溪县实施精准扶贫,牛兴列所在涧溪村的40户120人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实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县领导带着关爱和项目来了,镇上的帮扶政策、帮扶措施、帮扶资金也出台了。有了政府托底,牛兴列干劲十足。今年年初,他添置了60只鸡、60只鸭和20只鹅。

  “养殖棚和铁丝网都是政府添置的,还有农技员定期进行技术指导,鸡和鸭就是我脱贫的希望。”牛兴列说,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清扫鸡棚、鸭棚,喂粮食。目前鸡和鸭存活率都很高,预计年底出栏可以收入上万元。

  “在全镇产业脱贫大会村组现场会上,他当了代表还在会上发了言。”八庙镇党委书记罗星江说,老牛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其他困户也陆续发展起水产养殖、鸡鸭养殖以及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

  目前,牛兴列破旧房屋已被纳入全镇危房改造项目。镇上将采取易地搬迁补助资金等,既帮助其建好房屋,硬化室内地板,还将硬化通往其家的400余米的泥泞路。

  “去年国家免费为我动了双眼白内障手术。腿残了还有手!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越活越有干劲!”牛兴列满怀信心地算了笔收入账:自己目前可领取低保户补助、残疾补助、独生子女费用和基础养老金,加起来一年有近5000元,再加上养殖,收入比往年翻了几番。

  “自己多吃些苦,一是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二是等年底这批鸡鸭出栏后,再多买点鸡和鸭,逐渐扩大规模,保证不喂饲料,不给国家脱贫致富拖后腿!”望着远方,牛兴列露出笑容。(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