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量身定制 残疾人在家也可参加康复体育锻炼

14.04.2015  11:32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李庆)残疾人不出家门也能获得康复体育服务?答案是肯定的。记者13日从省残联获悉,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按照“量服”要求开展2015年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在30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中推广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其中成都彭州市1000户,广元市1000户,眉山市仁寿县1000户。

四川省是中国残联“2015年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的试点省份。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旨在为不宜走出家门的重度残疾人提供面向家庭、面向残疾人个人的康复体育进家庭服务,将康复体育器材、康复体育方法、康复体育服务(简称“三进服务”)送入残疾人家庭,让更多残疾人享受个性化、精细化的居家体育康复服务,增强科学体育康复意识,改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为做好2015年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在我省的试点工作,经省残联研究,决定在成都彭州市、广元市、眉山市仁寿县三个市(县)开展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试点推广工作。在30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中推广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其中,成都彭州市1000户,广元市1000户,眉山市仁寿县1000户,执行时间为2015年4月至6月。

据介绍,康复体育进家庭试点项目使用中残联专项补助资金共计147万元,用于康复体育器材购置、康复体育方法培训和康复体育服务补助。省残联汇总试点市(县)统计上报的所需康复体育器材,实施政府采购产生体育器材供应商,由供应商为试点市(县)配发器材并赴各地培训康复体育健身指导员;省残联审定各试点市(县)上报的康复体育健身指导员人数后补贴各地培训费用和康复体育服务补助。

试点市(县)残联负责试点项目统筹并组织培训,结合《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按照“量服”要求全面推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实施意见》(川残办〔2015〕26号)的要求,制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坚持“入户调研、制定方案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科学方法,开展好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

试点市(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残联专干严格按照“量服”要求,在入户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人一策”的“量服”服务方案,并在接受培训后担任残疾人家庭体育健身指导员,做好器材配发、知识普及和康复体育服务(入户指导)等方案的落实工作。服务对象直接监督为主,网络监督、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各试点市(县)的乡镇(街道)负责组织村(社区)公开公示项目开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督查工作必须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三进服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