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民生工程架起通往幸福的桥梁
搬新家,过新年,喜气洋洋乐开怀。2014年12月30日,武胜县居民符中珍一家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如愿以偿地住进了盼望已久的新居。像她一样,近段时间里,该县已有348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众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房。
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只是武胜县实施民生工程之一。2014年以来,该县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目标责任,硬化工作举措,保质保量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倾听民声,回应百姓期盼
“明年需要实施哪些民生工程,请大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早在2013年岁末之际,武胜县就通过干部走基层、“1+N”干部联系群众以及网络、信函、电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坚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让群众成为民生工程的决策者、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实现了由政府“配餐”向群众“点菜”转变。
在积极衔接省市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遵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诉求,武胜县自加压力确定了“硬化村级公路、修建便民路、改造农村低电压台区”等10项自办民生项目。为此该县共有123项省市县民生工程项目,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方面,直接关心着群众就业、就医、饮用水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广开财路,做强资金保障
隆冬时节,室外天寒地冻。武胜县飞龙镇龙祥老年公寓内却是暖意融融。这个吸纳民间投资、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改建而成的老年公寓一经问世就受到老人们的喜爱,如今已有10多名老人欢喜入住。“这儿住的条件很好,环境也好,服务员对我们也好,我住到这里很满意。”83岁的李阳珍老人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如今,像这样的老年公寓,武胜县已有好几家。“民生工程是大家的事,不仅需要政府投资,更需要广开财路,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武胜县民生办主任余波介绍说,2014年以来,该县运用市场法则吸引民间资金2.86亿元投入到养老、教育、文体等民生领域,占全年民生投入的18%以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月19日中午,华封镇小学的近千名学生正在排队领取热腾腾的营养餐。作为省定民生工程之一,该县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8814人,超出目标任务5.37%。从减免部分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到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从大面积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到定额补助中职学生生活费用,由政府投入主导全覆盖的教育助学网越织越密,“织”出了节节攀升的民生幸福指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该县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预算执行资金17.12亿元,超过年初预算安排9.46%。其中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1.9亿元,完成预算金额的110%,19件省定民生实事累计投入5.22亿元,完成预算金额的108.34%。
上下联动,凝聚建设合力
“现在公路修好了,不仅比以前泥巴路走起来舒服,而且运进运出方便多了。”在万隆镇飞来石村,一条5公里长的村级公路连通国道212线,结束了村民们祖祖辈辈肩挑背磨的运输历史,也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说到硬化村级公路的好处,新学乡石栏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要致富,先修路。”武胜县把新建村级公路纳入县级十大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硬化村级公路138.48公里,新建、修复桥梁12座,涉及30个乡镇56个行政村,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民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按照这一思路,武胜县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每项民生工程都有县级领导挂帅,具体部门牵头负责,全县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定期深入现场视察、调研和评议,加强督促指导,实行跟踪问效。定期组织群众代表和义务监督员实地参观评议民生工程,开展社会满意度评价,及时了解民生工程实效。从社会各界提出的100余条意见建议中,精选出数十条合理化建议,在工作中予以推行实施。针对“沼气池建设、公益电影放映、城乡低保、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群众满意率不高的项目及时出台措施进行整改。
注重长效,民生工程更惠民
近日,武胜县迎宾社区居民走进县信访局群众接访大厅办理相关手续。令他没想到的是,工作人员热情地给他详细列出了办理流程,按照这一流程他很快就办好了手续。为了让民生工程更加惠民便民,2014年以来,该县设立了民情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为困难群众在就业、维权、就医、助困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帮扶服务。
按照“健全机制、构建网络”的要求,该县进一步完善了惠民职业培训基地、惠民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慈善爱心超市三大惠民阵地建设,新增设残疾人惠民康复训练阵地、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站。各乡镇惠民帮扶中心全部实现“五有”,县、乡、村三级惠民帮扶网络进一步健全,惠民力量进一步充实。该县还以帮扶窗口为基本依托,以“1+N”干部联系群众和社区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访接待、生活救助、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等专项帮扶,做到了“有访必答、有求必应”,使广大困难群众最急、最盼、最困难的实际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