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立足统筹互动做靓惠民水利
广安市武胜县立足城乡统筹、两化互动,重改革、抓管理、严规范、求创新,抢抓机遇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跟进服务比满意,突出“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人水和谐”的理念,走活水利民生一盘棋,为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基,谱写出了产村融合、服务人民的新篇章。
抓项目——重产业
该县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委水利工作会议等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民生项目。日前,国家大型升钟水库二期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可研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的批准,可望年内开建,工程总投资31.33亿元。其中,武胜灌区10亿元,将新修应家沟中型水库1座,支渠1条37公里,斗渠10条248公里。五年后,应家沟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将达到325米,兴利库容达1163万立方米,从而解决武胜河西地区15个镇乡45万人的生活用水以及19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同时,该县围绕“大农建”格局,依托项目、整合资金,把惠民水利、生态环境、田园工程、设施农业作为新村建设着力点,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现代农业、现代水利的新机制。特别是通过实施中央小农水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五小水利、节水型农业试点、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共完成新增灌面11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3.6万亩,节水灌面42.06万亩。特别是飞龙、三溪、白坪5万亩蔬菜基地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渠道2.35公里,新建大型高位水池1口,小型水池5座,塘坝10口,小型泵站3座,新建管灌800亩,喷灌950亩,改造排水沟9.78公里,新建小微池142口,沟带路11.33公里。通过实施喷灌、滴灌、管灌、提灌、排灌等系列高效节灌技术,实现了“与水共生、依水发展”,呈现出一派“兴水保粮”的丰收景象,促进了特色蔬菜产业新村的增产增效。
抓机制——强民生
创新机制,严格建设管理要素保障,有效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抓项目组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严格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关、工程建设“五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合同制、项目监理制和廉政合同制)”管理关、工程建设质量关、安全生产管理关,将项目投资突破纳入工作绩效考评范围,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导、部门主抓、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专班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县乡力量,跟进宣传引导,激发受益者参建责任。通过抓建设质量,强化“全程管控、干部包村”,实行跟班监督,落实群众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实行“建设方案变更、工程计量、施工工序、材料进场、资金报账、工程验收”等重点环节把关。通过抓后期运行,建立“政策驱动”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直接用于农田水利示范片建设,并就农综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土地改造等项目实施整合利用,对已完工的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权属、运行管护、财务等制度,保障“建得起、用得好、有效益、利长远”。日前,该县2011年度中央小农水项目已整治渠道50条73公里,新建渠系建筑836处,塘坝34处,高效节灌4处。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运行畅、生态美”的目标。
抓安全——促和谐
围绕防洪、供水、生态“三个安全”,自我加压抓落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树立标杆、提升境界,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打造水利铁军气魄。结合创先争优,喜迎党的十八大,深入开展了“服务群众比满意”活动。通过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水务”。结合公开水利管理法规、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理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窗口单位,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通过服务大局,打造“和谐水务”。积极落实水环境、小农水、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水利项目,提高水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针对气候异常等严峻形势,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突出“查、责、实”,做好全年防汛工作,切实将防汛信息预警到户落实到位,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做好基础准备。一是突出“查”字,打好防汛基础。采取“自查、抽查、检查、试运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缝隙、拉网式”大检查,对查处的问题进行登记分析、制定措施、分解落实、限期整改。二是强化“责”字,明确工作责任。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重点防洪工程、历史险工险段设立“巡查员”,负责日常安全巡视和预警,确保万无一失。三是立足“实”字,保证措施到位。进一步抓好各项度汛措施的落实,加固修复水毁、病险、度汛工程建设,清除行洪障碍,更新储备防汛抢险料物,落实抢险队伍,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保障有力。日前,在该县长滩寺响水滩,通过实施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改变了恶性水生态现象。县水务、环保等部门通过座谈、走访、协调、执法,促使污染企业加快治理,采取整修贮存池、封堵排污口,生化治理废水污染,打捞水葫芦、白色垃圾20吨,新修垃圾池、开展河底清淤,从而改善了河水水质以及水源净化能力。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思路,鸣钟、飞龙、白坪等15个行政村3300亩土地进一步实施了调型整理、加工提高。通过“人机结合,以机为主,倒排工期,突击会战”,全面跟进了夏修水利重点攻坚。
抓法治——保平稳
通过严格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水务”。结合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渔业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执法程序、执法行为,保障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高效执法。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效能水务”。严格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管理,打造“廉洁水务”。运用“诚信、务实、高效”的理念,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群众,优质高效,提高效率、质量。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落实政风行风管理,以民为本,对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受理、及时回复,让人民满意。通过改进信访维稳管理,实施下访包案、上门协调,强化“三包四定五个一”(即包调查、包落实、包稳定;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突出“四个不”(即不弄虚作假、不夸大问题、不缩小问题、不隐瞒事实),对热难点问题,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边排查与边调处相结合,认真登记、分类梳理,依法依规、化解隐患、重视积案,做到实事求是、合力科学解决。县水务局同时还在内强素质、标本兼治、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上下功夫。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各种廉政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廉政水利文化氛围,倡导职工参与每个环节,学好用好廉政知识,切实将其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工作办法。将制度作为水利纪检监察的重点,以制度为切入点,保证有法可依,规范必依,以制度约束行为,以制度规范程序。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创新工作方式。寻找纪检监察内务管理突破口,探寻新渠道,改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条件,强化社会监督,夯实群众基础,做实做靓民生水利。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