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 社会组织全面接力
四川在线消息 (胡晓枭 记者 宋建琴)2015年,武侯区将面向社会放开240项政府服务,由55家社会组织接力实施。19日下午,武侯区举行“创新治理,社会同行”深化社区治理机制改革项目对接会,政府在这些社会服务中“放手”、“放权”,以购买形式向社会组织开放,开创了成都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工作的先河。
2014年 武侯区用3085万元购买社会服务
今年4月起,武侯区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提出“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率先将原来下沉到社区办理的政务梳理为139项政务服务,费随事转,拿出3085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将139项政务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接。
“成都新空间”社会组织理事长雷建,是最早参与武侯区购买社会服务的,“2008年,我们就参与进来了,是共青团武侯区团委出资,玉林街道办负责指导。”雷建说,这个举动有进步性。雷建坦言,如果所有社会事务都交由政府负责,政府的精力、人手都会不够,而且可能不会像社会组织那样深地了解到民意。如果交由社会组织负责,政府就将“执行”权利放开,转而行使“监督”和“指导”的功能,“社会组织的优势在于,每天都在跟市民打交道,我们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我们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些年,通过与政府的合作,雷建感觉社会组织被“信任”,这是对社会组织最好的鼓励。
2015年 政府首批购买服务240项
武侯区举行“创新治理,社会同行”深化社区治理机制改革项目对接会上,55家社会组织参加。武侯区政府对外公布2015年第一批政府购买服务240项,并现场与社会组织进行“一对一”洽谈,作为探索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一项新举措,项目对接会不仅搭建起“社会化”服务平台,还让社会组织在承接一部分政务服务的同时将社区居民动员、组织起来,并为其提供公共服务,真正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
提前对外公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邀请更多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对接,涉及到13个街道、5个部门的9大版块。在武侯,有着“第三部门”之称的社会组织正逐渐壮大。2014年,武侯区社会组织总数达到1177家。在黉门街社区,暖心房、四点半学校等社区公益组织多达18家;在玉林东路,社区成立了首支社区公益基金为主的睦林公益慈善基金。
在2015年武侯区第一批240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服务重心的转移,除少数政务服务外,约占总数90%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都是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服务类型包括社区文化、社区融合、青少年服务、培训评估、助老助残等。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购买服务把绝大部分重心转向社区公共服务,让社区专业社会组织承接部分政务和提供社会服务,将更加专注、更加细致地为居民服好务,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