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位正科级“农民工干部”:曾做招商生下海想法

15.06.2014  11:37

  核心提示

   第一次请辞

  坐上招商局副局长的位子半年后,激情退去,半年考核也要到了,吕长华洽谈了10多个企业,一个都没成功。他开始纠结自己是否适合干这个。他向局长提出辞职,局长开导他,这样失败就走了,以后到哪里都会半途而废,应该调整工作方法和心态。吕长华决定留下来证明自己。

   第二次请辞

  改变工作方法后,他终于在招商上打开局面。又干了一年多招商局副局长,吕长华觉得终于证明了自己,萌生回去经商的想法,向县委领导提出辞职。领导告诫他,要为上千万农民工做个榜样,要有始有终。他又留了下来,3个月后,他到新成立的大英县现代农业园区任管委会主任,在遂宁公选的8名“农民工干部”中,第一个被提拔为正科级。

  农民咋当公务员?他的经历,或许会让你有所启发

   人物

   吕长华

  大英县安居区分水镇大竹山村人,17岁出门打工,历尽艰辛后创业成功。2009年,遂宁面向优秀农民工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吕长华以1.85分之差落选。2010年底,他再次报名参加公选,考上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职务。2013年2月,任大英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在遂宁公选的8名“农民工干部”中,第一个被提拔为正科级。他也由此成为全省首位正科级“农民工干部”。

   对后来者

   他建议:

  今天,四川省2000多名优秀工人农民“村支书”将走进公务员考场。吕长华说,不管哪个农民工兄弟,想实现自身价值,都可以来尝试,但心态要好,即便没考上,也要相信在哪里都可以实现自身价值。考进来的,更要适应公务员管理,要上进、干出成绩、做出贡献。

  今天,四川省2000多名优秀工人农民“村支书”将走进公务员考场。那么,农民当上公务员又是什么滋味呢?

  2009年,遂宁市在全省率先尝试面向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工作实绩加分、体检、面试、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决定任用等程序,先后选拔了多名“农民工干部”。吕长华就是其中一位。

  成都商报记者日前回访吕长华,在遂宁公选的“农民工干部”中,他第一个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鲜为人知的是,成为公务员的几年来,吕长华曾两次请辞,历经疑惑、失落,逐渐找到了所追求的个人价值。原本不同意他弃商从政的妻子张小兰说:“他不是想过官瘾,我发觉他当成事业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