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奇俗正月十四“送蛴蟆儿” 坐标蓬溪新星乡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任鸿) 新春佳节,当全国各地都在点花灯祈福的时候,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的老百姓另有祈福“绝招”——每到正月十四这一天,老百姓就敲锣打鼓、唱着民谣,将挂着“蛴蟆儿”灯笼的竹杆插进田间、河滩,俗称“送蛴蟆儿”。
“蛴蟆儿”是四川话,也就是青蛙的意思。“送蛴蟆儿”活动是新星乡传承了千年的独特民间风俗,每年的正月十四新星乡都会举行盛大的“送蛴蟆儿”活动。天一黑,原本冷清的场镇一下子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会成群结队举着早就准备好了的“蛴蟆儿”灯笼,带着消灾祈福的心愿走出场镇,将“蛴蟆儿”灯笼插入田间、河滩,表示“送蛴蟆儿”。“送蛴蟆儿”的路上,大家伙还会边走边唱,“十四夜,送蛴蟆儿,蛴蟆儿公,蛴蟆儿婆,把你蛴蟆儿送下河。”“十四夜,送蛴蟆儿,送到你外婆那儿去吃酸醪糟。”“十四夜,月亮白,蛴蟆儿公,蛴蟆儿婆,我们湾头来不得。”
新星乡的老百姓为什么那么不待见“蛴蟆儿”,要把它送走呢?传说是这样的:
自唐宋以来,蓬溪县新星乡以及相邻的南充、西充等地,每到“蛴蟆儿”在田里“呱呱”叫时,村里一些小娃娃就会咳嗽,严重时脸部会咳肿,样貌就如“蛴蟆儿”一般。这其实是立春后小孩易得百日咳,但当时科学不发达,大家就认为孩子得了“蛴蟆儿瘟”。关于“蛴蟆儿瘟”,还有一段很玄的龙门阵,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只从十万大山深处飞来的蛙精,为了统治这片区域,下了诅咒,要求人们每到春季都要献上自家粮食,如果藏匿,孩童就会得“蛴蟆儿瘟”,咳到脸肿如“蛴蟆儿”鼓起的腮帮子一样。为此,村民们不得不献上自家粮食,但小孩的病却年年复发。就在村民们无计可施时,一位云游的道人路过,告诉村民自己能降服蛙精,于是开坛做法,与蛙精大战三天三夜,将之驱走了。为确保当地不再受蛙精迫害,道人告诉村民,蛙精喜欢吃酸醪糟,同时留下一根竹子做的“法杖”,让村民在每年元宵节前夜都做一根挂着“蛴蟆儿”灯笼的“法杖”插在田地里,同时大唱某个地方的酸醪糟好吃,用计把蛙精送走。与新星乡相邻的就是南充了,据说当年,两地交界处的娃娃们还要打架,谁打赢了,就把“蛴蟆儿”灯笼插在对方田里,表示将蛙精送到了对方的边界。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现在,新星乡仍把“送蛴蟆儿”当作一种春节祈福的民俗保留下来,为了表达“送病除邪”、“迎春纳福”。而这项活动也吸引了不少遂宁其他地方的市民参加,很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