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偷青”正当时

05.03.2015  20:40

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讯(记者 袁洋 王琴)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汉代起,元宵节才一天,到唐代就已有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中国各地闹元宵的习俗千姿百态,讲透了就突出一个“”字。尽管由于时代变迁,传统的元宵节被赋予了更多现代的元素,但民间一些由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闹元宵习俗,至今仍飘逸着悠悠乡情,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元宵节这天,大家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各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民俗习惯,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踩高跷、舞狮子等等,在眉山有一种大家都比较追捧的习俗,至今仍流行着,这种独特的闹元宵方式叫“偷青”。

年轻人组团在菜地里“偷青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打开微信群,都是朋友们铺天盖地的《“偷青”攻略》,“偷青”也是四川闹元宵习俗中重要的一项,什么是“偷青”呢?所谓偷青,就是在元宵节晚上偷别人家地里的青色禾苗,无论豆尖,青菜还是葱叶、蒜苗。说的是偷青禾,实质却是想偷家景好的人家的运气,去掉自己的晦气。

记者了解到,从眉山市东坡区出发前往崇里镇、太和镇、彭山农业园区的路上有一大遍菜地,是“偷青”的好地点。“偷青”都是在晚上,趁着月色在别人家菜地里摸索,白天去菜地的叫“”不叫“”,“偷青”一般是团体活动,市民自发组织,带着菜刀、铁锹等工具前往约定好的地点,迅速偷菜,立即收获,绝尘而去。

资深“偷青”网友小薛告诉记者,今天的下雨天气,“偷青”的坏处是容易把衣服裤子弄脏,但是好处是被泼粪的青菜已经被雨水洗干净了,可以直接在菜地吃新鲜的。偷来的青菜可以回家煮火锅吃,吃完火锅放下孔明灯也是元宵节不错的选择。

记者在此提醒大家,虽然“偷青“是眉山流行的习俗,但是“偷青”也要注意文明,只是偷一个好兆头,切记不可过分破坏农民的田地,也不可贪心,否则“偷青”会变成“抢青”。

在眉山当地间老人称,其实“偷青”就是“偷菜”,就是让人在元宵之夜做一回偷菜的“”。一般来说,菜地的主人在喜庆吉祥的元宵之夜,就算发现了这些偷菜的“”,也是不会计较的,但会在形式上追赶一下,同时咒骂上几句。而据说,被菜地主人咒骂得越是刻毒越是厉害的“”,这一年就越“旺相”。因此,一些聪明的“”大都会事先跟菜地主人约好“找骂”,省得“白偷一回菜”。

对于眉山纯朴憨厚的父老乡亲而言,至今仍用自己的方式,在元宵之夜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