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劲发正当时 哲社科学发展驶入快车道
“越多人有思想,学校才越像大学。”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让大学里的文人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道路上,学校近5年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得力,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传承文化、思想引领、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凝心聚力 激发队伍活力
“学校的发展需要人文社科。”从单科型农学院发展成多科型农业大学后,学校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为综合型大学的阶段,必须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
于是,2009年校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积极整合校内资源,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社科规划、科研立项、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社科普及以及大力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5年的建设,校社科联连续两次被四川省社科联评为先进单位,校社科联副主席、经管学院院长陈文宽教授被授予全省“2013-2014年度高校先进社科工作者”称号。
2013年,学校在科技处增设了社科管理科,建立川农社科QQ群,积极搭建起社科科研信息发布、社科人交流的平台,为团结和组织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推进科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014年,校艺术联合会的成立,将组织范围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关心艺术类教师的发展,推动艺术专业建设,推进艺术教育工作,为形成更好的大学氛围添砖加瓦。学校还设立艺术发展基金,资助艺术类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活动。今年,冯先强等24名教师的艺术创作等得到资助,总资助额达到10万元。
要提升学科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5年来,学校坚持人才引进、培养、稳定和使用四位一体,先后新进哲社类博士39人,哲社类教师获双支计划资助累计140人次。在职称评定方面,哲社类教师也享有“优待”。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附则五”明确规定:发表SSCI或AHCI收录论文的人文社科与艺术类教师,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应作特殊优先考虑,可单列破格申报。今年,经济管理学院的刘云强老师即按此规则破格申报了副高。目前,全校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哲社类教师18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3人,是2010年的两倍多;新增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计划1人、国家和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1人。一批学科带头人与学术新秀脱颖而出,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多层次多种类的基地平台建设也为学科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入选省社科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西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单位等相继立项建设,为汇聚人才队伍、提升创新能力、服务社会、支撑学科专业建设搭建了更为广阔、坚实的平台。
强力推进 提升科研水平
早在校社科联成立之初,“促进科学研究出成果”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在“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办学理念下,乘着全校科研的春风,哲社工作者也成为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受益者。
“学校正在以一种无畏的姿态鼓励年轻教师向上流动。”旅游学院郭凌博士谈到,尤其是“双支计划”不断发挥阶梯作用,让她和其他教师一样以“鸡生蛋,蛋生鸡”的滚动方式赢得资助,让青年教师彻底摆脱“一穷二白”的科研窘境,一步步从中受益,实现人生轨迹改变。
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4年度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人选名单上,郭凌博士成功入选,四川省仅有2人入选,33岁的她是本批最年轻的青年专家。她入校工作仅4年,2013-2014年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收录文章6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的一个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目前又有一个项目获得国家旅游局特别资助。
都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作为人文社科类艺术学的青年教师,艺体学院董广辉很感激“双支计划”,“不仅解决了我的经费难题,还给了我们一个提高科研能力的发展环境,一个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修行的成长空间。” 拿到院级专项的资助后,董广辉参加了艺术类比赛,也有了更充裕的经费进行艺术创作。虽然艺术类教师更倾向于专业创作,董广辉还积极申报了科研项目,努力发掘专业闪光点,并将其与学术科研紧密结合,做好自身规划建设。
在提升哲社科研水平上,“双支计划”的功劳屡被提及。2013年,学校出台新修订的学科建设双支计划,进一步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倾斜:取消了原“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层次和面上专项资助经费按1/2打折”的政策,设置了农村发展研究专项、社科研究专项,每年各安排专项经费20万,院级专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30万元,资助未入选层次又无课题经费的教师。
除“双支计划”外,学校还修订完善了职称评审、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一系列人事分配制度,健全了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和激励保障机制,极大地激发了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教师的热情。
5年来,通过双支计划、教职工奖励等,累计资助和奖励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师1167.89万元,其中教授专项、博士专项、院级专项、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和社科研究专项等专项资助累计投入390.19万元。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5年来,学校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20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2项。2014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70项,是2010年的2.5倍,并实现了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累计到校项目经费2058.78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30.89万元;横向经费1327.89万元,2014年横向经费约为2010年的3.84倍。哲社科研项目跃上了新台阶。
5年来,学校累计发表重要核心及以上期刊学术论文569篇,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收录论文350篇,2014年发表SSCI、CSSCI等收录论文数是2010年的近3倍;出版学术著作58部,其中2014年出版学术著作数是2010年的4倍;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获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哲社研究展现出积极有为的新态势。
发挥优势 智援政府社会
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科研上,更体现在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理应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线。
“我们提出的15条意见有14条被采纳。”据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下文简称“农发中心”)主任蒋远胜介绍,2010年中心针对《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送审稿)提出的意见得到了高度认可,突显出农发中心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决策智囊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批准《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前,受成都市发改委和雅安市发改革委委托,由农发中心主持的《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已经列入四川省“十二五”重点项目予以资助。
通过为省府和省委部门执笔起草调研报告,承担省厅委托项目和横向课题,农发中心在积极为地方经济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经管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年来,学校以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主阵地,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加强研究,共有8篇报告、建议等被党委政府采纳或部分采纳;1份调研报告通过省委农工委呈报中央农办;7项课题研究成果被省社科联《重要成果专报》刊登;1份合作完成报告获魏宏省长等省领导的肯定批示; 6份专题政策建议报告上报省政府研究室、发改委、决策咨询委等部门,充分发挥出智囊团和思想库的重要作用。
哲社教师们还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到大地上。5年来,他们紧密结合“三农”,以讲座培训为平台,以校地合作为载体,面向农村开展培训、讲座和区域规划等工作,为四川、云南、青海等多省市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00余次,开展了科普专题讲座、专题公益活动和各类宣传活动近30场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大发展和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哲社科学水平既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也是优化学科布局、文理科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学校哲社科学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更高的起点将激励大家迈向新的高度,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