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欧美垄断 四川钛制品进入论“克”卖时代

19.06.2014  19:27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19日消息 四川钛白粉几万元一吨出口,美国制成医用产品后几千元一克卖回中国。2014年6月10日之后,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浩教授创新研发,中国制造的人工颈椎间盘Pretic-I,将改变这个历史。

  刘浩教授教授是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专攻脊柱方面的疾病,他创造的人工椎间盘是由他结合二十余年颈椎外科的手术经验,针对中国人颈椎解剖特点,与创生集团横向课题合作,历经7年,自主研发的一款更适合中国人的人工颈椎间盘,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打破了欧美在这一领域的市场垄断,具有划时代的医学意义和很高的经济价值。

  刘浩教授十年前开始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已完成3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也累积了宝贵的经验。但传统的颈椎融合手术,因使用的人工椎间盘全部是从欧美进口的,产品根据欧美人种的颈椎结构及尺寸进行设计和生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现椎间盘与国人的颈椎贴合不佳,需要在手术中更多地打磨修整颈椎终板骨方可安置,完全是“削足适履”,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也是手术时间很长的原因。而且用进口产品手术后患者颈部长期不能活动,颈椎整体运动功能降低,远期还可能继发其他部位颈椎间盘的突出。

  针对进口人工颈椎间盘在使用过程及长期随访病人中发现的问题,刘浩教授领导的华西医护研发团队与创生集团的工程技术团队,根据黄种人的颈椎解剖特点,在从人工椎间盘Pretic-I的结构、形状、尺寸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进,同时还在置入工具上也有创新;通过多次在大体上模拟手术置入间盘,发现问题反复改进,最终锤炼出一套先进、适用的产品系统;其中关键设计获得国家数项专利保护。

  今年,在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后,国产人工椎间盘Pretic-I的临床试验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2014年6月10日上午8点,刘浩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员,在护理及麻醉团队的配合下开始为第一例受试者手术。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39岁的男性,此前他饱受颈椎间盘突出症之苦。患者突出的颈5/6椎间盘直接压迫了左侧的神经,导致了颈肩部的疼痛、手掌及三根手指的明显麻木,症状严重的时候已经影响到患者的睡眠,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苦不堪言。

  手术中,刘浩教授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能,加之根据国人颈椎特点量身打造的产品系统,使手术过程堪称完美,短短一小时左右,便彻底地切除了患者病损的颈椎间盘,成功为其置换了一个全新的人工椎间盘。术后,患者醒来时,原有颈肩部疼痛及上肢麻木症状立即得到近乎完全的缓解,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近期疗效;经过术后一周的恢复期,患者手术切口已经愈合,采用皮内美容缝合的切口不经过仔细观察很难注意到。颈椎各个方向活动自如,患者自我感觉就像从未患病。目前,第二例手术已经完成。该临床试验项目正在进行中,将选择15名左右适合患者接受治疗,免费使用该国产椎间盘。

  目前国内的人工椎间盘产品全部从欧美进口,市场单价格在5-6万元以上。华西医院研发的人工椎间盘所用的钛合金、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与进口产品同样的优质;并且,经前期在德国检测中心进行的验证表明,其抗磨损性高于大部分进口产品。中国创造的产品上市后,单价将可能下降50%以上,可为每个病人节约费用至少3-4万元。由于刘浩研发的人工椎间盘Pretic-I因为更适合黄种人,因此有望在国际黄种人患者中横扫欧美产品。

  更让人振奋的是,由于全世界大部分的钒钛原材料主产于四川攀枝花,刘浩研发的人工椎间盘Pretic-I上市后,四川将从几万元一吨出口原材料的时代,飞跃到论克卖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钛合金产品的时代。

  四川台记者马婧雯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 FM 98.1 FM 106.1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