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送年节” 期盼新收成

10.02.2014  17:56

  成都客人品尝手抓肉。

  2月6日,农历大年初七,春节大假的最后一天。这天,在外工作的仡佬族人以及闻讯而来的游客聚集到永兴镇新民仡佬族村寨,喝大碗酒、吃大块肉,载歌载舞欢庆“送年节”,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美满。

  盐边县永兴镇仡佬族的“送年节”传承了数百年,地域特色浓郁,每家每户都参与其中,因而也成为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天清晨7点多,村民杨小华就与族人调制起了祭拜和聚餐用的砸杆酒。这是一种仡佬族流传几百年、用五谷杂粮酿制的酒,每年的九月份开始酿制,等到来年的大年初七开坛。随后,仡佬族的小伙子们开始挨家挨户拜访,主人家会准备好腊肉、份子钱放入托盘中,用于敬奉神树时聚餐。

  时至中午,祭拜山神活动开始。仡佬族族长熊献清祈福新年全族人平安,村寨生产丰收。祭拜仪式结束后,族人和客人一起喝砸杆酒,吃“百家肉”,个个笑容满面。

  夜幕降临,仡佬族悠扬明快的芦笙声响起,人们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这也是“送年节”的压轴戏。熊熊篝火、欢声笑语在村寨上空久久回荡。

  

  开启砸杆酒。

  

  祭拜神树。

  

  收“百家肉”。

  

  跳起锅庄舞。

  

  聚在一起享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