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探寻最美的教育人生——记全国模范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刘世民

10.09.2015  10:49

  “如果说教育是一方充满希望的沃土,那么教师就是辛勤的播种者,他们守望着青春的岁月,传递着不渝的信念。”在四川师范大学从教29年的刘世民,为自己的工作深感自豪,“我要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努力前行,用师者的坚守与追求,探寻最美的教育人生。”

  年轻心灵的启迪者、激励者、指导者

  在别人看来,长时间在一个岗位工作会特别枯燥无聊,而刘世民把这个过程视为一个学习、升华的机会。这么多年,他一直从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所教课程10余门,发表了多部专著和多篇论文。

  “教师的所有构想和措施都必须围绕学生开展,根据学生的自然禀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刘世民认为,师者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成为年轻心灵的启迪者、激励者和指导者。“ 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刘世民直言,老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这些年,我的最大感受是,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带来一种美妙的感受。事实上,一名教师成就感的重要维度就是学生对你的认可。”

  刘世民也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想法,并致力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课下,刘世民经常都会带上研究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在公园里上课。不仅是学习,就连生活中的话题也会成为他们讨论的焦点。有一次,一位毕业十多年的学生回校探访刘世民,还特别提起当年某一天谈论的内容。学生讲得激情澎湃,而刘世民没有任何印象,最后经询问才得知那天讨论的内容是“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比较”。

  “ 这么多年了, 他记忆犹新,这足以看出我给他带来的影响,我为此感到骄傲。”刘世民说。

  学生的回报是最好的馈赠

  多年来,处于对农村教育的热切情怀,刘世民把自己的课题研究瞄准农村,深入四川偏远农村和民族地区做调查和研究。他曾先后8 次前往苍溪县的唤马小学,在该小学逗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达20 天,不顾自己有长期糖尿病史。当时,从成都到唤马小学往返至少需要9 个小时。在进行“四川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课题时,刘世民带领团队深入到中江、乐至、盐源等十多个县调研,前后用时一年之久。

  刘世民把心血都花在教学和指导学生上,哪怕是生病也没有受到影响。他常年患有糖尿病,2009 年肾功能衰竭,直到2012 年做肾移植手术,他一直在做透析治疗。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程,刘世民常常把课堂移到家里、病房里,指导他们习作论文,与他们交流日常学习情况。刚出院不久,刘世民就拄着拐杖走进教室,坚持教学。“旁人或许觉得诧异,我倒不以为然,因为这是我应该做的。”刘世民说。

  “学生帮助了我很多很多。我始终把这些帮助、支持和认可视为上天对我作为教师的最大回馈。”在刘世民看来,自己所做的再多都不值得一提,而学生给予的回报则是最好的馈赠。做腹膜透析期间,他的学生每次都帮着抬透析液上楼;病重搬家时,一群学生主动前来充当“小工”;平时住院还有学生轮流陪他聊天……

  令刘世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学生从很远的地方前来看他,还亲切地对他说:“你就像父亲一样,一直关心我、帮助我。”刘世民听后非常感动,“这是我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最高赞誉!当时,我作为一个教师的成就感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