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消失两个“100亿”说明什么?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周显彬
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一些房地产企业来说,经历过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年底前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排名前20的房企销售总面积下降100万平方米,销售总金额下降100亿元,而市场集中度却进一步提升。预示着房地产进入“下半场”。
面对消失的100亿元规模,2015年的成都楼市何去何从?
去年其实只有半年行情
在成都市TOP20榜单上,无论是总备案面积还是总销售金额,2014年与2013年相比较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以备案销售面积为例,2013年市场占有前20名的开发商总共销售面积为948.09万平方米,而2014年的数据则为839.89万平方米。相比较有100多万平方米的差距,各开发商整体业绩都有一定的下降。
“去年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只有半年行情。多数房企的业绩是在第三、第四季度获得的。”有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成都楼市销售没有避开行业大调整的影响,但是也表现出抗跌性。“整体跌幅稍微超过10%,这一数据在二线城市里算是非常好的了。”资深地产人士周哲这样认为。
今年改善性住宅还有空间
关于2015年的行情,营销机构颠峰智库副总经理周密表示,2015年的市场行情将与2014年第四季度趋同。即使2015年楼市价格出现滞涨的局面,成都市场住宅仍将是房企的重要产品线。
国嘉地产的李涛认为,改善性住宅还会有比较大的空间。从榜单来看,中海·城南华府、绿地·锦天府、誉峰、成都华侨城等项目入围销售金额排行前十,超过了多数以销售套数上榜的刚需项目。
品牌房企市场份额继续扩大
成都楼市整体上,表现出品牌房企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的格局。
具体到排名靠前的20家房企来看,则是有升有降。除保利、蓝光依然占据市场前两名外,绿地、万科、中海的销售业绩有所增加,龙湖、中铁建、花样年的业绩则有所下降。从总体来看,一线房企的市场表现相对稳健,市场排名依然靠前。
对照2013年的榜单,在销售总面积名单中,人居、中铁五局、高投、城投、和记黄埔、中德未能入围2014年前20的名单,折射的是房地产行业生态环境在改变,对于单一项目公司来说,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窄。今年落榜的房企,多数在去年凭借单一项目一飞冲天,而当行业出现周期性变化的时候,则不能很好地实现平衡调整。
这一榜单背后代表着市场总规模会继续缩减,从而导致开发模式的变革。“此前房企都是通过高周转来实现可持续性开发,而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这样的开发模式将会逐渐失去活力,未来只有少数项目的房企,基本上会陆续被淘汰。”周哲说。
【记者观察】
楼市就像晚上9点半后的地铁
总结2014年的成都楼市,消失的“100亿”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这一“100亿”代表着两个意思:
其一,销售业绩前20强的房企业绩总额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100亿元规模。
其二,没有了业绩超100亿元的企业,今年年度销冠房企没有突破100亿元——虽然有统计口径的计算争论,但是和往年的数据对比是相对客观的,去年排行前两位的房企,销售额均突破百亿元大关。
这两个“100亿”的出现,个人认为是房地产行业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信号。“我们感觉,楼市就像晚上9:30之后的地铁,上车的人越来越少。”一位房企营销人员这样表达忧虑。
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环境、格局甚至人心,都已经变了,以往的经验已经不足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撑。“拿地找死,不拿等死。”
上一次房地产行业面临这样困局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突围而出?烦恼的房企好像一个面对难题,却已经用掉了场外求助锦囊的节目嘉宾,没有突破性的办法。多数企业选择了边走边看,拿地、开发、销售……在按照企业多年积累的本能进行惯性运转,同时将烦躁心绪藏起。
但是,换一种思路,从成都市场消失的两个“100亿”,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喜大普奔的结论:成熟的市场都会走向回归,销售额度的下降也可以理解为在“衣食住行”这个古老的需求方面,我们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满足。
这并不是房地产行业的盛世危言。盛世已过,2015年感到混沌,也应开始考虑2016、2017……
《川报观察》客户端的安卓版和苹果版APP已经面世,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川报观察”下载。
下载注册的用户,均有机会赢取Iphone6等各种奖品!电信用户下载注册后,即时免费奉上100M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