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6)9期

27.01.2016  12:23

第9期

(总第507期)

四川省房地产业协会编辑部                                                                      2016年1月27日

 

行业动态

1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供给侧改革方案等工作。 据1月27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8个工作方案思路的汇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2 、国务院定调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工作。 据1月26日《证券日报》报道: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表示,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前期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今年要全面推开,进一步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增值税分享比例在全面推开营改增后要做合理适度调整,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并加大部分税目进项税抵扣力度,将带来大规模减税。对此,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作为2016年工作重点的营改增即将全面推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将全面纳入试点范围,实现全行业覆盖。

3 、山东省对首次在城镇买房的农民给予财政及税收支持。 据1月25日“观点地产网”报道:22日,山东省政府召开2015年度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娥指出,在楼市去库存方面,山东省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包括对农民首次在城镇买房给予税收和财政支持;鼓励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形成买房、租房预期;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自然人、机构购买存量商品房,鼓励存量房改造成众创平台、养老机构等,形成“薄利多销”的住房商业模式;同时,鼓励政府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公租房、棚改安置房。

4 、成都市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试行办法。 据1月27日《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成都市正式出台《成都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试行办法》,“办法”将自2016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中将保障范围再次扩大,将家庭年收入4~5万元的人群也纳入了保障,单身居民年龄也不再限定为年满35周岁。同时,新的公租房租赁补贴标准也较此前有所提高。“办法”提出,租赁补贴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20平方米,补贴标准为18元/平方米,而此前的标准中的最高补贴是14元/平方米。“办法”同时明确,审查合格后,租赁补贴每3个月发一次;骗取资格的则5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

 

市场数据

1 、去年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同比上涨16.7%。 据1月27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6日发布报告称,2015年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6809元/平方米,相比2007年和2010年分别上涨了136.8%和44.8%,相比2014年则上涨了16.7%。整体来看,一线楼市继续领涨全国。报告同时指出,2015年12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52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9.5%,同比增加5.3%,成交量创2010年以来历史新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姚腊表示,“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下,全国聚焦去库存、促消费。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会紧跟全国走势,但因2015年房价涨幅过大,相应机构和部门可能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来稳定房价。

2 、一月份全国54个主要城市住宅签约量同比增长两成。 据1月26日《证券日报》报道: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全国54个主要城市本月合计住宅签约量达20.9万套,同比上涨20%。就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5年,是楼市政策从逐步放松向全面利好转变的一年。而政策的利好也推动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企稳复苏,并导致2016年伊始楼市暖冬的出现。此外,由于各地仍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预计未来的楼市政策仍将继续以宽松为主。

3 、深圳市商品房销售均价新年延续上涨行情。 据1月25日“央视财经”报道:2015年,深圳市房价领涨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33426元/平方米,同比涨幅近40%。进入2016年以来,深圳市商品房均价继续上涨。2016年1月1日~17日,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达45726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71.8%。

4 、近五成上市房企去年净利润下滑。 据1月27日《京华时报》报道: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沪深两市共计50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5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15家房企预告净利润亏损。剔除数据公布不全的6家房企,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来看,净利润同比下滑企业达23家,占比约5成,其中有13家是首亏。预计首亏额度最高的是中华企业,预计亏损24亿~25亿元;净利润变动幅度最大的是嘉凯城,其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为-6138.19%。业内人士分析称,上述两家房企的利润变动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城市布局不合理、销售疲软以及项目降价等是去年房企净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相关信息

1 、北京民政局:以房养老试点没得到响应,但仍将开展。 据1月25日《北京商报》报道:目前,对于以房养老的新模式,不仅市场反应冷淡,就连保险公司敢于率先“吃螃蟹”的也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对进入此领域还相对谨慎。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24日表示,在北京以房养老确实经历了“寒冬”,没有得到大家的响应,但今年北京市仍将坚持继续支持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希望能够把老人手中潜在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发挥作用,原本的以房养老模式确实需要调整细节政策,同时也要拓宽视野,通过房屋置换、租赁等方式进行以房养老都是政府所支持的行为。

2 、去年成都市房地产评估报告结果抽查出炉,三家机构被处罚。 据1月26日《成都日报》报道:日前,成都市房管局透露,去年,该局房地产评估管理部门对全市152家房地产评估机构的199份房地产评估报告进行了抽检。从抽检结果来看,不合格的有3份。出具这3份报告的评估机构将被暂停资质升级;该3家机构信用减10分,相关房地产估价师信用减5分,信用扣减分结果将在成都房地产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公示。

3 、香港楼市或现25年来最差月度成交量,多个楼盘降价。 据1月25日《南华早报》报道:香港房地产市场似乎正迎来严冬,预计1月销售额可能会达到历史低点。中原地产预计,香港1月份包括公寓、商铺和车位的地产成交数量大约有3500起,该成交数据是自1991年1月以来的最低数据。另据香港《苹果日报》1月24日报道,香港华懋集团准备4亿港元再度出售此前未能成交的香港尖沙咀赫德道16号的全幢商厦。去年该大厦曾叫价5亿港元但并未成交。此前,香港地产四大家族之一、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旗下的豪宅项目帝汇豪庭也在1月20日也公布的首份定价单,价格较同区豪宅下降了五成。

 

观点荟萃

1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正在研究通过二手房零税费互换等方式来解决大城市病。 据1月27日《北京商报》报道:陈刚26日参加市人大会议分组审议时表示,今年将探索一定限定条件的二手房零税费互换政策,鼓励职住平衡,解决居住地与工作地长期分开所引发的钟摆式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大城市病。不过,他表示,二手房交换政策实现的前提之一是房屋在建设的时候有相对标准的配套装修,能够实现居民拎包入住。他同时称,北京市还在研究通过在CBD等核心商圈建设公租房,切小功能区、构建一刻钟生活圈等多种方式来缓解大城市病。

2 、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广东省楼市库存不算严重。 据1月2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26日,何宁卡在广东省“两会”上回应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问题时称,广东省商品房库存不算严重,个别市库存化解周期要稍微长一点,但整体来说全省情况比较好。商业地产库存相对大一点,为此,广东省将通过鼓励把商业地产库存改造为创客空间、商务居住复合式地产等,引导房地产企业将房地产开发用于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引导住房合理消费;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城镇化新市民为落脚点,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业。

 

(责任编辑:张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