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4)37

16.04.2014  12:35
第37期 (总第277期)

 

楼市动态

1 、全国主要监测城市一季度综合地价环比增速收窄。 4月15日《证券时报》报道:15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环比增速为1.89%,涨幅在7个季度后首次出现收窄,较上一季度下降0.17个百分点。分用途看,商服地价环比增长率较上一季度放缓0.56个百分点,为1.73%;住宅地价环比增长率较上一季度回落0.53个百分点,为2.11%;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为1.71%,较上一季度上升0.39个百分点。

2 、北京市四月上旬住宅成交量环比下滑近两成。 据4月14日《北京晚报》报道: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4月上旬,北京市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18.1%,其中二手住宅成交2253套,环比持平,新建住宅成交量1241套,环比下降37.9%。同期,二手住宅成交均价3.12万元/平方米,较3月份均价下降0.6%;新建住宅中2万元/平方米左右的刚需项目供需比由2013年的1∶4降至目前的1∶2。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新建住宅供应量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自住房上市,预计4月份北京楼市下行的局面将持续。

3 、福建省两个经济中心城市楼市均遇冷。 据4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数据显示,今年3月,福州市商品房成交1556套,较去年同期的3250套下降52.12%;厦门市商品房成交2575套,较去年同期的7033套下跌幅度超过六成。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福建省两大经济中心,如果交易量持续不旺,再过几个月,势必会引发一些连锁反应,而福建省当地的许多地产商最大的特点就是资金的杠杆率与成本都非常高,“风险并不小”。

4 、南京市楼市库存量升至今年新高,业内称没有降价动力。 据4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目前南京市楼市库存量3.56万套,为今年以来的新高。当地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银四”到来,不少开发商领到了新的销售许可证,上市量开始增加,库存量因此也随之上涨。但他们也认为,南京楼市库存量虽然有所上涨,但是仍然处以供小于求的局面,“南京楼市库存量处在5.5万套的位置是合理数据,3.5万套的库存量仍然是处在低位,总体上仍然没有降价的动力。

5 、经济强县——浙江海宁楼市成交量价下滑明显。 据4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海宁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今年3月,该市销售商品住宅330套,其中市区174套,市区销售均价10021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778套、406套和12000元/平方米下降明显。实地调查发现,当地已有多个楼盘开始降价,个别房企则因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宁县目前在建在售的楼盘面积达到了950万平方米,按照目前的去化速度,消化这些新房需要8年。值得注意的是,与日前爆出楼市危机的余姚县类似,海宁同为中国经济强县,在2013中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列第21位。

6 、三十三家上市房企首季度销售额2856亿元,近五成同比下降明显。 据4月15日《证券日报》报道:中原地产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14日,33家公布了一季度销售业绩的上市房企合计销售金额为2856.42亿元,同比微跌,且销售业绩分化现象非常明显。有19家房企销售额停滞或下滑,占比达57.58%;其中16家房企销售业绩大幅下滑,占比48.48%。“千亿元级房企都在寻找转型之路且出现销售规模上涨乏力之际,百亿元级房企和小房企将面临巨大销售压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或将经历一场大浪淘沙似的分化。

7 、海南省最贵楼盘“凤凰岛”易主。 据4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曾经卖到15万元/平方米、被誉为海南最贵楼盘的“凤凰岛”项目,近日悄悄易主给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该公司公告,公司拟以10亿元收购三亚凤凰岛邮轮港公司45%的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中交建将通过凤凰岛邮轮港公司收购三亚凤凰岛发展及三亚凤凰岛置业100%股权,价格分别为29.99亿元和9.62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面对高库存的压力,海南楼市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8 、杭州市“第一豪宅”均价下降1.5万元/平方米。 据4月1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据了解,杭州市滨江集团旗下号称杭州第一豪宅的“武林壹号”去年的销售均价一度超过7万元/平方米,而今年一季度的销售均价已不足6万元/平方米。另据该集团财报,截止2013年底,其两大豪宅项目“武林壹号”和“湘湖壹号”,存货价值分别为49.97亿元和30.14亿元。业内人士称,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下,中高端项目都将面临去化速度下降的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集团目前仍然以中高端产品开发为主。

 

政策动向

1 、国土资源部称“不动产统一登记确定试点城市”消息不实。 据4月15日《郑州晚报》报道: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已经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试点工作,南京、郑州、宁波、杭州、南昌等5个城市赫然在列。一时间,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场状态焦灼,宁波等城市甚至被认为有可能发生二手房市场的抛盘潮。但相关媒体从国土资源部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尚未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试点城市也没有确定。(摘编:吴玉祥)

2 、住建部调研广州公积金新政。 据4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13日,住建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广州,就该市公积金新政进行调研。此前3月21日,广州住房公积金新政开始征求意见,其中“公积金只能用一次”、“广州本地人需交满24个月,外来人口需交满36个月”、“申请额度近乎减半”等变动在社会上引起一股讨论热潮。广州市表示,出于应对房价上涨和楼市调控的考虑,因而对一些规定做了一些调整。住建部表示理解广州市出台新政的初衷,但表示要注意民众的反应,要考虑真实需求,更加谨慎地实施。

3 、广州市楼盘拿预售证须承诺不搞“双合同”。 据4月1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针对广州楼市自“限价”以来一直盛行的“双合同”,广州市房管局近期要求,开发商在拿预售证时,须先承诺不搞“双合同”,如违反承诺则愿接受相关行政处理。这是广州首次明确“双合同”违法,并首次明文打击。《商品房预售承诺书》内容有6点,其中第6点规定商品房销售过程中,不得通过签订网签合同和补充协议的“双合同”方式,对商品房进行价格分拆销售。但至于违反承诺会受到何种处罚,承诺书中则并未明确。

4 、福建省建设厅否认出台房地产救市措施。 据4月15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日前,有媒体称福建省拟出台“闽十条”房地产救市措施。对此,福建省建设厅相关人员14日予以否认, “我们也看到了网上的传闻,但我们根本没有出台类似文件。”他表示,此前福建省建设厅举行了关于全省房地产形势的研判会议,主要思想还是健康长效地调控房地产。福建省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郑爱新认为,媒体报道的“措施”并非空穴来风,有关传闻从三月初就存在,这主要是目前房地产市场遇冷,一手房库存量不断增多,二手房成交量缩减导致的。

行业信息

1 、二十三个省(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浙江列第一。 据4月15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根据23个省份的审计机构相关数据,《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研究并于日前发布报告。“报告”显示,从“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总额”的绝对值,即债务总额来看,23个省份中,北京、浙江和上海排在前三名,分别为3601.27亿元、2739.44亿元、2222.65亿元;其余依次为四川、辽宁、湖北、广东、重庆、山东、天津、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北、广西、黑龙江、陕西、吉林、海南、山西、甘肃(江苏未公布数据)。从土地财政依赖度,即“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来看,23个省份中,浙江省以66.27%排名第一;天津排名第二,64.56%。其余排名依次为福建、海南、重庆、北京(估算)、江西、上海、湖北、四川、辽宁、广西、山东、江苏、安徽、黑龙江、湖南、广东、陕西、吉林、甘肃、河北、山西。(摘编:吴玉祥)

2 、北京市首批集体土地房屋项目获得房产证。 据4月16日《北京日报》报道: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集体所有的“东升科技园”的11栋房屋获得了市住建委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这也是本市首批获得正式“房本”的集体土地房屋项目。据了解,类似的试点正在海淀、平谷、大兴三区开展,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房本”的集体土地房屋与国有土地房屋一样,也可以抵押贷款。另据了解,这次房屋登记试点不包括宅基地,只限于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造的企业用房、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房等。

3 、王石:反腐是房地产业最大的调控。 据4月14日“中国广播网”报道:近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表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最大的调控就是反腐。他认为,腐败行为在房地产行业尤其明显,权钱交易多数都会跟房子有关,有的官员拥有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房子。“反腐本身就是制止不正当交易,包括幕后交易和灰色收入,反腐把这些非刚性需求的腐败购买力抑制了,特别是对于高端房子的需求,由于腐败造成的虚高的房价也就被抑制住了。

 

(责任编辑:张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