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3)133

23.12.2013  13:32
第133期

(总第240期)

 

楼市动态

1 、二十六个城市已无可能完成年度调控房价任务。 12月22日“人民网”报道: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9个,其中北京、太原等26个城市涨幅超过10%。,完成年度调控房价任务已基本无望。26个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厦门、南京、福州、沈阳、太原、郑州、长沙、杭州、桂林等城市。

2 、昆明:今年仅完成供地计划59.4%。 据12月20日“云南网”报道:随着12月12日6宗地块以挂牌方式入市并顺利成交,2013年度昆明市全年土地交易宣告结束。来自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12月,昆明市主城五区及周边区域共计推出378宗,共计约1371万平方米(约合20562亩)土地,仅相当于年初计划34624亩的的59.4%。全年共计成交333宗,成交面积约1248万平方米,(约合18721亩),土地出让金收入403.57亿元,成交均价约215.57万元/亩。

3 、深圳:上月写字楼成交均价跌至三年最低。 据12月20日《深圳特区报》报道:2013年11月,深圳市新建写字楼共成交496套,面积约3.26万平方米,均价25887元/平方米,成交面积环比大幅上升171.4%,价格则环比下降了28%,创下近3年来的新低。业内人士分析称,本月一些土地性质为办公楼却用作居住功能的商务公寓得到热销,办公楼的成交面积应声而涨;但由于这些项目的售价多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而且成交面积占比超过4成,因此在结构上拉低了全市写字楼的均价。

4 、南京:年内新建商品房成交已达86289套,创近四年新高。 据12月20日《南方日报》报道: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6日,南京市新建商品房成交86289套,比2012年全年72827套的数字,增长了18%,也创下近4年来新高。同期,新建商品房认购100870套,比2012年全年的84419套增长了19%。2013年以来,除了2013年初春节期间销量稍显低迷之外,其他月份的认购成交都在6000套以上。从板块来看,江北板块以34243套的成交量在全市中占比近40%,几乎赶上了2011年南京全市的全年销量。

5 、五大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最长土地消化周期超7年。 据12月20日“南都网”报道:克而瑞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万科、绿地、保利、中海、恒大五大龙头房企加大了一二线布局,一二线拿地投入占比普遍高达八九成;进入12月,中海、恒大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情况下,拿地进入冲刺状态。截至2013年11月底,五大房企的土地消化周期为3.5~7.4年。其中,恒大地产的土地储备总量最多,达到12947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为7.4年,在五大房企中最长;保利的土地储备消化周期次之,为5.9年。

6 、住总、融创骏洋联合体拿下北京新地王。 据12月21日“人民网”报道: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20日公布了此前一宗土地的交易结果。18日,住总、融创骏洋联合体以58.66亿元夺得“门头沟新城MC16-073地块”,创下北京历史上新的总价“地王”,溢价率达到49.94%。该地块面积近1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为34.7万平方米,为近年来北京少见的大体量地块。按照相关标准计算,该地块的楼面价达到16891元/平方米。

 

政策动向

1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五方面推进城镇化。 据12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明年必须开好头、起好步,发展改革系统要抓紧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争取尽快发布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 推动规划实施。 二是 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研究推出促进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 三是 编制配套规划。 四是 开展试点示范。 五是 完善基础设施。

2 、济南公布《关于房地产经纪机构存量房网上签约管理暂行规定》。 据12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报道:18日,济南市公布《关于房地产经纪机构存量房网上签约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明确,存量房网上签约是房地产经纪机构免费为交易双方提供的一项服务,不得借此变相收取费用,否则,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将取消其网上签约资格。“规定”同时还明确,操作人员未按要求录入信息、未按规定见证当事人签字等,造成交易双方不能办理转移登记而引发纠纷或后果的,由操作人员所在房地产经纪机构负责处理,并依法记入机构和操作人员信用档案。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由房地产经纪机构负责赔偿。房地产经纪机构或操作人员与当事人恶意串通进行虚假申报、冒名申请等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注销其经纪机构备案资格,建议上级部门注销其执业注册证书,并移交公安机关、城管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3 、郑州二手房买卖“示范文本”正式启用。 据12月20日“大河网”报道: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消息称,从12月20日起,郑州市正式推行使用《郑州市存量房(二手房)出售委托协议》、《郑州市存量房(二手房)购买委托协议》两份协议示范文本。新推出的两份协议示范文本,有固定的格式条款。同时,对佣金收取标准和支付方式也进行了具体约定。此外,“正规合同”封面设定有监制编号,监制编号也就是中介机构经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号码,市民在签订“协议”时,只要查看协议是否有监制编号,就可判断是不是经主管部门备案的正规中介。

4 、深圳:向违法建筑出售混凝土可罚五万。 12月20日《南方日报》报道:19日,《深圳经济特区规划土地监察条例》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三审。条例中“对违建断水断电”在此次审议时依旧被保留,并规定为:“执法过程中,发现向违法建筑供水、供电或者出售预拌混凝土的,可以书面通知相关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停止供水、供电或者出售预拌混凝土。收到通知后未按要求配合执法的,按每场所5万元处以罚款。

5 、青岛市市北区制订“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办法”。 据12月2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青岛市市北区制定了《青岛市市北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办法(试行)》,重点针对商务楼宇开发企业、物管公司、入驻企业及项目中介人进行扶持。其中,对自持物业达到60%以上、且入驻面积达到70%以上的商务楼宇开发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对新增的年度税收总额超亿元的商务楼宇进行奖励;对楼宇开发企业扩建商务楼宇停车场、建设员工餐厅给予扶持等。

6 、北京市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房屋管理的通告》。 据12月22日《法制日报》报道:近日,首都综治办联合北京市住建委、公安、工商、规划、地税、城管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房屋管理的通告》,并公布了35个市级挂账房屋违法出租问题试点小区名单。通告指出,房地产经纪机构及经纪人员不得为违反出租房屋限制条件的房屋租赁当事人提供经纪服务,不得参与或者教唆他人参与违反出租房屋限制条件的租赁行为;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依法查处,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经纪机构及经纪人员从事房屋租赁经纪业务违反出租房屋限制条件的,由建设(房屋)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行业信息

1 、深圳首宗“农地”入市,打破旧有利益分割模式。 据12月21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深圳市首例原农村集体工业用地20日以1.16亿元价格顺利挂牌出让。深圳首宗“农地”入市,意义在在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实现同权同价,纠正以往土地溢价收益主要归于政府的利益分割模式。

2 、深圳未来几年将新增至少70地块用于养老设施建设。 据12月20日《南方日报》报道:日前,在深圳举行的一场“健康养老产业交流会”上,深圳市民政局福利处马少和透露,深圳意欲提早布局养老产业,计划打造养老基地,服务全国。马少和表示,未来几年深圳将至少新增70块土地用于养老设施建设,此外还鼓励利用存量房土地改造的机会增加养老设施建设。

3 、香港铁路公司正式进驻内地进行土地开发。 据12月2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16日,香港铁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物业开发项目――深圳地铁“龙华线”车厂上盖项目“天颂”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港铁首次在香港以外获得土地开发权,也标志着汇聚了港铁30多年经验的“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发展经营”模式将正式应用于内地城市。

4 、秦虹:楼市分化格局加剧,结构性机会出现。 据12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2013中国价值地产成都年会上表示,尽管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销售情况很好,但市场分化格局已经非常明显。房地产市场投资机会也已经从过去十余年高速增长的趋势性机会变成了与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等经济发展大方向同步的结构性机会。

(责任编辑:张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