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3)111

28.10.2013  12:32
第111期 (总第218期)

 

楼市动态

1、上海卖地收入已破1500亿大关,创记录。 据网易财经10月25日报道:同策咨询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1-9月,上海推出土地473宗,推出面积1804.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4.76%。成交方面,2013年1-9月,上海共成交土地453宗,成交面积1705.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4.54%。从土地成交结构看,2013年1-9月上海共成功出让住宅用地112宗,成交面积668.8万平方米,成交宗数及成交面积都已经超过了2012年的全年水平,占上海土地总成交面积39.22%。数据显示,2013年1-9月,上海出让金已经突破1500亿大关,达到1567.8亿元,超过2012年全年576.9亿元,增长率达到58.2%,破历史记录。

2、仲量联行:酒店物业投资收益下降,客房平均入住率降至58.9% 。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25日讯报道:仲量联行最新公布的数据透露,旅游地产市场目前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根据仲量联行对全国63120间酒店客房的调研,2012年客房的平均入住率由上一年的61.8%下降至58.9%,除了中部和西部外,华东、华南和华北的酒店均出现入住率的下降。此外,近八成的酒店业者透露2012年的运营成本是上升的。同策咨询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认为,由于旅游度假产品二手市场尚不成熟,这些产品难以有实际的度假、养生等功能,导致接盘的人较少。此外,从投资回报空间来看,商业配套、旅游资源短期内整理不好等都会影响到投资客的投资回报收益的实现。

3、深圳新房成交一周破千套。 据《新快报》10月25日报道:据深圳市规土委和深圳中原地产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14日-20日,深圳一手住宅成交1149套,环比上升22.89%,自7月以来单周成交量首次突破1000套,成交面积为10.58万平方米。成交价格方面,全市均价为21072.6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8.61%。深圳中原预计,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一手市场供应量将大幅增加,同时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一手成交量会迎来高峰。而二手住宅成交将面临一手市场分流客户与银行信贷收紧两个方面的压力,成交量依旧保持低位。

4、成都将推出3300套公租房,下月起可申请。 据《华西都市报》10月25日报道:记者24日从成都市房管局了解到,该市中心城区将推出公租房3300套,分布在三圣乡及动物园附近区域。申请对象要求个人年收入5万元以下,或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将主要覆盖三类人群: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也能具备申请资格。

 

政策动向

1、国务院智库首次发布总体改革建议。 据《南方都市报》10月27日报道:作为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改革“路线图”。 所谓“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记者注意到,此次报告涉及行政审批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内容,不少提法“尺度很大”。除了为改革制定“路线图”,报告还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建议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据了解,此方案已形成名为《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径》的读本,并交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全书将于11月初上市。此次报告受到高度关注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其领衔人之一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

2、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题是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其中亮点包括: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等多项内容。

3、住宅产业化标准有望年底出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5日讯:记者采访了解,《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区)发展规划及评价标准》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年底颁布。根据“讨论稿”,将通过试点城市带动住宅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在全国培育20个左右试点城市(区),其中,东部地区发展10个左右,中西部各发展5个。据悉,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青岛等17座城市,提出了初步申报试点计划。远大住工总裁唐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实现标准化、模块化,住宅产业化可以通过缩短建设时间,减少人力成本,做到预算就是决算,确保成本的真正可控,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4、国土部:29个省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获批准。 据观点地产网10月25日报道:国土资源部10月23日召开会议表示,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分解下达方案已经出台。全国共批准29个省份开展增减挂钩试点,总计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90万亩。据了解,2013年90万亩增减挂钩指标的分解下达,以往年下达各试点省份增减挂钩指标为基础,以2013年增减挂钩试点评估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规划安排、灾后重建、扶贫开发等情况,合理确定各省份分配指标。同时,会议强调要加强增减挂钩试点监督指导,加强跟踪指导,确保增减挂钩试点规范运作。对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要求其采取措施加快消化处理,2014年底前全部完成消化处理工作。此外,会议指出要加强增减挂钩试点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由政府领导,发改、财政、建设、农业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增减挂钩试点在线报备水平。

 

行业信息

1、北京首现地下空间出让,或是地块开发新领域。 据《经济观察报》10月25日报道:21日,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以3.22亿元的价格出让北京国际雕塑园地下文化娱乐中心项目用地。这是北京单独出让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第一单。目前来看,可进行地上开发的地块,其地下空间一般由该地块土地使用权人进行开发,这部分地下空间,不具备继续竖向分割的必要,而绿地、广场等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资源,在北京此前少有开发,更无作为经营性土地出让的先例,这些用地是土地管理和未来可新增开发资源的重点对象。此次北京对雕塑园地块地下空间的出让,意味着北京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出让资源,即对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地下空间的出让,而这必将是一个潜力较大的市场。

2、破除制度“桎梏”,唤醒万亿元公共维修基金。 据《证券日报》10月25日报道: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如何盘活巨额“沉睡”的公共维修资金提出建议,各省市可以统筹维修基金账户,将资本集中托管,提高资金增值收益率。比如允许公共维修基金的结余资金进入低风险信托、优质公租房等政府主导项目,提高资金收益;开展业主参与分红等试点,以增加收益、盘活存量。另外,还可以采取部分基金定期存储以及招投标引入银行竞争机制的方式,提高资金的增值收益。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称,在比较成熟的国家,维修基金每年都由业主大会做预算,然后由需要维修的业主出钱,以达到“基层自治”和“专款专用”的目的。其认为,我国目前拥有的第一批维修资金用完后,宜进一步“简政放权”,逐步改为由业主委员会按年度收缴维修资金,每年由业主委员会做出收支规划并予以实施,逐渐解决资金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问题。

3、一手住宅增长率逼近高点,世联地产抢食资产管理服务市场。 据《第一财经日报》10月25日报道:继年销售金额超过2000亿元的住宅代理业务之后,资产管理服务被定位为世联地产的下一个战略“金矿”。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预计,未来5年中国资产管理服务将会有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不同的是,中国住宅市场的增长率日益逼近历史高位,而资产管理服务市场则刚刚起步,世联地产选择了以并购方式快速抢占市场,其资产服务特指房地产资产服务,包括资产咨询、资产管理、资产经营。

(责任编辑:黄河)

 

201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