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3)107

25.10.2013  17:33
第107期 (总第214期)

 

楼市动态

1 、一线城市年内已卖地3533亿元 ,同比涨逾200%。 据《第一财经日报10月18日报道: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10月17日发布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10月16日,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比较活跃,出让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合计6059万平方米,较2012年同期上涨28%,成交金额为3533亿元,同比上涨207%。其中,住宅类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合计为18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 链家分析师张旭认为,2013年至今大型房企重返一线城市,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一线城市是目前住房需求最为旺盛的城市,需求结构也是以自住为主,比较稳定。其次,随着房价的上涨,一线城市的土地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一线城市的高地价,尤其是核心地段的优质地块,总价较高,将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房企挡在门外。除了一些专注于高端项目的中型房企外,不论从资金的筹措能力以及项目的管理水平看,中小房企都很难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与大房企进行正面竞争。

2 、前三季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超2万亿 ,深圳涨幅居首。 据《法制晚报》10月15日报道:记者上午从中国指数研究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近2110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2435亿元,同比增加近70%。在出让金收入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中,深圳的同比涨幅最大,达到475%。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前三季度土地交易红火,一是很多城市今年土地供给量显著增长,其中住宅地块供应量超过去年。二是地价凶猛上涨,地王频现。高溢价与高地价的成交量暴增。三是房企补仓意愿强烈,资金充足。(摘编:张静)

3 、十月郑州土地市场开闸放量,预出让8块商住房用地。 据大河网10月16日报道:根据土地出让计划,10月份,郑州市区计划出让各类建设用地合计24块,涉及住宅、工业、批发零售、商务金融、餐饮住宿、科教等土地用途面积合计为823.71亩(207321.76平方米)。其中,商住房用地为8块,面积共计310.98亩。也就是说,商住房用地出让面积占出让总面积的比例为37%以上。(摘编:吴玉祥)

4 、九月成都住宅成交2万余套。 据四川在线10月15日报道:根据中成房业数据统计,9月成都市成交商品住宅21455套、成交面积为208.6万㎡,其中,主城区成交 82 万㎡,占本月总成交39.3%,环比下降20.1%,同比下降60.7%;郊县成交127万㎡,占本月总成交60.7%,环比下降22.7%,同比下降51.6%。 从行政区域来看, 本月高新区以30.7万㎡成交量,居于首位;双流以23.2万㎡次之,新都以22.5万㎡排在第三位。 从面积段看, 本月热销的户型仍为刚需产品,90㎡以下销售占45%的份额,其中70-90㎡产品销售量最大;其次为首改产品(90-130㎡),占比为36%,其次为130-150㎡产品,占比为8%,150㎡以上大户型销售占了11%的比例。

5 、前三季度七十个大中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长超3成。 据国土部网站10月16日报道:从1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房地产用地供应情况新闻座谈会获悉,前三季度各地按照年初安排,普遍加大了土地推出力度,最终体现为实际供地量增加,总体上符合国土资源部有关要求和调控预期。前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住宅用地供应3.48万公顷,同比增加32.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70个城市中,住宅用地同比增加的有47个,同比减少的有23个。

 

政策动向

1 、央行:目前流动性充裕,个人房贷未暂停。 据《上海证券报》10月17日报道:央行新闻发言人16日就当前货币信贷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仍然比较充裕,预计下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仍会继续处于合理适度的水平。新闻发言人指出,从货币信贷政策角度,央行主要是继续贯彻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的合理信贷需求,不断加大对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个政策方向没有改变。从调查上看,各商业银行并未出台明确的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停贷政策。下一步,央行将密切跟踪监测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变化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住房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权威人士透露保障房建设或率先“试水”住宅产业化。 据财经网10月16日报道:据《中国证券报》引述权威人士透露,推进住宅产业化将是未来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可能在保障房建设领域先行试水,最快或在明年以地方试点的形式推出。除了相关技术标准外,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还可能在财政、税务、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鼓励市场购买的相关激励政策。在未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排除在土地出让环节也明确要求按产业化方式建造。其中,包括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不少地方都在尝试住宅产业化,在给予相关政策优惠的基础上,保障房和商业地产项目成为主要试水对象。

3 、北京新项目审批限价或有所放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17日报道:某开发商向记者表示,其正在申请的项目一期销售价格为15800元/平方米,但二期申报价格为25000元/平方米。该价格已被所在区的主管部门认可,而以前,如此高的涨幅是不可能批准的。对于限价,目前有一个变通的方法是,开发商可通过更换案名提高预售价格。也就是说,同区域内的新项目审批已经存在涨价的可能性。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当前无论是房企还是购房者,对于楼市上涨预期总体仍呈乐观态度。在热销盘与高价地频出的传导效应下,购房者出现了明显的追涨心态,直接造成了热销现象的“扎堆”。市场供应量虽然有所增多,但难抵购房需求的快速增加,供需失衡之下也就难以抑制房价的涨幅。

4 、北京:新建居住区须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据《北京商报》10月17日讯:近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新建居住区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列入土地出让合同,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由开发商移交给民政部门统一调配使用。

5 、下月起,成都小区车位和楼盘同步销售。 据四川在线10月18日报道:17日,记者从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获悉,从11月1日开始,凡是新建商品房项目首次申请办理预售许可证的同时,开发企业应将车位销售一并纳入预售方案中,否则不予办理预售许可证。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里的同步销售,并非是购房者买房子的同时必须买车位,而是开发商在销售房子的同时,必须提供该楼盘相应车位的预售,购房者可以选择买或不买。这样的调整,是为了保护购房者的利益,避免开发商“捂车位”惜售,坐地起价。

 

行业信息

1 、地方债审计结果有望11月面世,偿还风险总体可控。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16日报道:15日,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关于地方债的审计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审计结论由国家审计署于本月20日左右向国务院汇报,地方债最终结果有望11月面世。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有不同的版本,各版本数据相差较大,这给政策制定带来诸多困扰。同时,多位权威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地方债仍处于可控范围,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2 、“自贸区”打破长三角地产格局,商业地产最先受益。 据《中国房地产报》10月16日报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一系列利好的明确释放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方案在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社会等六大服务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开放措施,其中多条措施与房地产业直接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打破现有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格局,重塑上海的房地产板块热点,也将对物流、商业以及相关的产业地产形成直接的利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房地产行业将是长期的利好,但短期的炒作空间不大。

(责任编辑:黄河)

 

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