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再传弟子周植桑向宜宾市博物院赠《正气歌》印章

31.07.2014  23:19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马俊杰) 7月31日,在宜宾市博物院,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用干枯的双手献出了毕生心血,感动了现场所有人,雷鸣般的掌声在这一刻只属于这位老人——周植桑。

  上午10时,作为齐白石再传弟子,宜宾市博物院的创始人之一的周植桑老人,将其一生的代表作——刻有《正气歌》的全套63枚印章,捐赠给了宜宾市博物院收藏。

  据宜宾市博物院相关人员介绍,《正气歌》全套印章正文60枚,按照诗文内容每句刻成1枚,朱文印与白文印相间;另三枚为标题“正气歌”、“文天祥作”和“周植桑刻”。印章尺寸8*8*12cm,每枚重4斤,材质为辽宁石。刻制时间耗时三年,85岁完成。

  《正气歌》全套印章气势纵横,浑朴厚重,充分体现了中国齐派篆刻刀法的雄强,是不可多得篆刻艺术珍品。

  据了解,周植桑,号石公,1925年农历5月27日出生于宜宾市南溪县一书香门第。16岁时来宜从事商业工作,不久便师从齐白石嫡派传人、著名篆刻家肖友于先生。解放初年,先生幸得齐白石又一弟子姚石倩先生指点。

  天赋和机遇,先生终成篆刻大家,曾任中国秦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秦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团研究会理事,现为四川省金石书画研究会顾问、宜宾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宜宾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其篆刻、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地(市)展出20余次,发表篆刻、书法论文及作品40余件(次)。

  由于先生的成就,其先后录入《中国印学年鉴》、《中国收藏界名人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

  在先生的篆刻历程中,曾先后八次应邀参与秦碑的修复工程。时与周而复、李文放、启功等几位知名学者历时一年多时间,才完成了泰山刻石修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白石四子齐良迟为先生亲笔题了四个字“大将之门”,还赠送了一张群虾图。先生将“大将之门”刻制成匾,高悬于宅,不断鼓励和鞭策着自己。著名书法家、中国东方书画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旅美博士王明远先生赞其(周老师)“是我们所公认的篆刻造诣很深的名家大师,擅长研究各种古石碑、古币、诏版、封泥等。秦篆印章刀法雄劲,深得齐派精髓,对钱币研究、书画鉴赏也功力颇深,却能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延伸阅读: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诗。诗的开头即点出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至时穷之际,必然会显示出来。随后连用十二个典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显示出浩然正气。接下来八句说明浩然正气贯日月,立天地,为三纲之命,道义之根。最后联系到自己的命运,自己虽然兵败被俘,处在极其恶劣的牢狱之中,但是由于自己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自己,因此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直抒胸臆、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