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植树成作秀:现场拍照比植树有劲 多数需返工

13.03.2014  09:54

 

成都市天回镇金华社区2组外的空地,是今年12个可供市民参加义务植树的场地之一。

据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已有132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63%。市区大多空地已纳入了城市绿地规划,想找到可以植树的场地目前已没那么容易了。近年来,主管部门都会在植树节前发布固定的植树地点,供市民选择。在市民植树后,这些地方将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这些树木需要最大程度的存活。

昨日9点,天回镇拥挤的植树人群中,最忙碌的并不是“到此一游”的植树者,而是年过五旬的护林工曾治学。在他眼中,市民现在在植树节植树,除了能在节日当天表达一种美好愿望外,大都“管栽不管活”,接近于走过场。在现场植树的人群中,甚至有人懒得搬石填土,从几米外搬起土块扔向树坑。除了制止这些行为外,他还得现场不断讲解植树的正确流程。

这样干,土肯定不会压实,肯定要返工。”曾治学说,尽管每年都有市民前来植树,但基本上都是栽完就走人,再也没有来看过。树木的浇水、施肥、除草、修枝等工作,全由园林工人负责。植树节各种忙:拍照…种树…拍照

一棵香樟树苗被一群植树者反复从地上托起、放倒并摆造型拍照,树枝和树叶在“折腾”中散落。有些单位认为,“植树节”是宣传“企业文化”的好机会。

现场:拍照比植树有劲

在今年植树节前一周,曾治学和同事就进入“备战”状态。仅天回镇植树点,预定植树者已达2000人。随后几天,工人用挖掘机在这片40多亩的荒地上挖了2000多个树坑,每个深约40厘米,间隔2米。

据现场协调管理义务植树报名的工作人员刘先生说,在市民报名前,他都会提前询问对方是否要亲自用工具人工挖坑,很多人都会自信满满地回答“自己来”。但到了现场,很多人挖了两下就挖不动了,“三两个人花上几小时,不一定能种好树。

昨日上午,三河场的植树点大约接待了400名植树者,大多由单位组织前来种树,几乎所有单位都带来了摄影摄像设备,为员工拍照留念。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棵香樟树苗被一群身穿统一白色制服的植树者反复从地上托起、放倒并摆造型拍照,树枝和树叶在反复“折腾”中散落。其中有些单位还有新闻发言人,因为他们认为,“植树节”是宣传“企业文化”的好机会。

调查:70%的人首次植树

记者在植树节现场随机采访了大约40名植树者,其中70%的人都是第一次参与植树活动,对相关知识也相当缺乏。

市民王女士就是第一次来种树。她拿着铁锹,将散土铲进树坑,四季杨树苗的根部逐渐被泥土掩埋。“踩一下,把土踩实,”听着曾治学站在一旁的指导,她跳进“”里,转着圈走了几步。曾治学说,很多女士力道不够,踩来踩去,土也夯实不了。

以前没有植过树,第一次植树,啥都不懂。”王女士说,在家她连花都种不来,更别说植树了,“要不是公司组织,我也不会来。”忙活了20分钟,王女士总算将树“”好了。

正在这时,旁边的罗女士也出了状况。她将裹着土壤套袋的树苗直接放进坑里,准备埋土。“套袋要解开,树苗才长得好。”曾治学用力把塑料袋撕破,又拿起铁铲帮忙填土,指导浇水。罗女士用铁锹刨土的过程中,时不时停下来拍照留念,只剩下了老曾在旁边忙活,种完一棵树花了半个多小时。工人讲述:不是你想植树就能植树

种树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是专业人员,存活率也仅有90%。如果是市民植树后不养护,存活率仅有30%。”从事了12年园林工作的杜兵说。

善后:市民走后植树才开始

昨天中午12时许,园林工曾治学送走了最后一批植树的市民,他回头打量着那些歪歪斜斜的树苗,叹了口气:“我们还要重新整一遍。

尽管每年都有市民前来植树,但基本上都是植完就走人,再也没有回来看过树。树木的浇水、施肥、除草、修枝等,全由园林工人负责。“种树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是专业人员,存活率也仅有90%。如果是市民植树后不养护,存活率仅有30%。”从事了12年园林工作的杜兵说。

曾治学拿着铁锹整理土壤,他说每一位市民栽种的树苗,园林工人都要检查一遍,扶正树干、夯实土壤,甚至还需重新种。今年有2000人来植树,就意味着曾治学等4名工作人员需要检查2000株树木,“估计要花2天,才能将所有树苗检查完。

说法:通过植树节表达理念

要种好一棵树,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无论树坑的深度、土壤掩埋的紧实度,还是施肥、除草等都有讲究,即使易存活的四季杨,后期看护也非常辛苦。

半个月浇一次水,4月施肥,5月除草,10月杀虫,长大后还要修枝。”曾治学说,四五月份除草季最辛苦,每天8小时都蹲在地上割草,几乎每天重复此项工作,蹲久了就腿麻腰疼。

虽然市民植树不得法,但老曾还不忘为他们说话:植树节来植树宣扬的是一种理念,大多数人还是在尽力去做,只是现在大家劳动少了,短时间教会种树本就不现实,但如果一年能够抽空回来看看,那就会更有意义。追问:为何植树变成了“走过场

园林工人希望,每位参加植树的市民都应当提前做一些功课,如果不是自愿来植树,单位最好也不要强迫,因为自愿才显得真心,也才会认真对待。

60后讲述 家门口种树变难

最早的植树画面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护林员杜兵回忆,当时每逢植树节,街道办就会给每家每户分发1至2棵树苗,并讲解如何栽种和养护。10多岁时,杜兵就在父亲带领下,在自家院里或门口挖上一个坑,掩埋一些骨头,作为营养土。“从栽种到护养都亲力亲为。

如今,坑都是机器挖,维护都是工人在做。”杜兵坦言,现在的市民很多连锄头都挥不来,更别说挖坑种树了。随着城市绿地增多,生态带逐渐外扩,现在的植树点基本都在郊区,市民要想日常维护将变得更难。他希望每位参加植树的市民,都应当提前做些功课,如果不是自愿来植树,单位也不要强迫。

80后解释 想去看树没时间

昨天在天回镇种树的市民中,2007年大学毕业的杜玮亮显得专业和认真得多。他说,这都得益于他在四川大学读书时的一次植树经历,学校曾组织他和同学在凤凰山一带种过树,在大学毕业后,他还和同学一起开车去看过自己种下的树木。不过由于太忙,现在他也很难回去看树了。

90后嘀咕 植树现在成了作秀

刚毕业的陈小姐是公司植树人员中最年轻的,她在读大学时曾做过关于植树节的科普宣传。她说,在植树节节徽上有5棵树,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其实,宣传、保护树木也可以算作履行义务。

陈小姐说,她所在单位把参加植树节作为员工必须参加的工会活动,工会领导也把活动当成了宣传企业品牌和向总公司汇报的一场秀。“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目的来,对植树节理解跑偏了。

市民建议:小区绿地能否我们做主?

昨日,市民胡旭松和妻子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植树活动。他是成都一个小区业委会成员,今年计划组织业主召开大会,若能征得全部业主同意,就可以在小区中绿地内规划出一部分作为自由种植植物的场地,这样更多人就能就近参与植树。(记者 崔燃 肖茹丹 实习生 邓黎)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习近平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