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 入口即化的甜味童年

08.06.2014  11:13

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有你世界都变了,就算天快亮……”当下人气组合至上励合的一首甜蜜小情歌《棉花糖》在温暖了许多人的同时,也勾起了不少人对棉花糖的怀念。
  在许多人童年回忆中或许都有这样的一幕:呆呆地看着转得欢快的棉花糖机吐出一丝丝的糖丝,一缕缕地在竹棒上渐渐成形,直到大人给买上一只才肯离开。手握着比云还轻的一团棉花糖,却好像得到了很大的幸福。
   曾经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雅安的农贸市场、街边,特别是学校附近时常可以看见小商贩推载着棉花糖制作机的自行车或三轮车当街现做棉花糖。一勺白糖放入快速旋转的简单机器中,再绕着机器壁,一层层白白“丝绸线”缠绕着小棒,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团雪白蓬松的棉花糖。由于味道香甜而带黏性,棉花糖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
  “小时候我最爱吃棉花糖,总觉得那种绵绵软软的糖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每天放学,校门口就会有个老爷爷推着推车卖棉花糖,每次我都会缠着奶奶买给我吃。”80后张雪说,自己最喜欢站在推车前面,看老爷爷把细细的白糖倒进棉花糖机的一个小口中,然后,丝状的糖絮就如魔法般地从小口周围冒出来。接着,老爷爷用根小棍子,在小口周围绕圈圈,没几秒钟,一个大大的棉花糖便做好了,自己举着大大的棉花糖,这才心满意足地跟奶奶回家。
  “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每天都会看见卖棉花糖的摊子,放学后,同学们总是忍不住会买一个,然后蹦跳着回家。”80后余冉说,小时候的棉花糖5毛钱一个,是许多孩子放学后必买的零食之一。若是在街上看到卖棉花糖的摊子,自己也总是要缠着大人买上一个才作罢。而父母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自己多吃糖会得蛀牙。
  “每次,我总要现做的棉花糖,因为我喜欢站在一旁仰头看着白白的‘云朵’在小贩手中诞生,然后越长越大。”余冉说,吃糖时的快乐甜遍了自己整个童年。一点一点的“云朵”在嘴里软软地融化,甜味一直窜到心里,那时总觉得吃一口可以甜上一辈子。而快吃完时总是不断放慢速度,希望它永远都不要吃完。也许是因为小孩子喜欢吃糖的原因,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过着天天有棉花糖吃的日子。
  “曾经,雅安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卖棉花糖的小商贩,每次我都喜欢站在机器前,看着一粒粒小小的白砂糖如何神奇地变成一大团棉花糖。”说到棉花糖,27岁的李亚辉滔滔不绝。他说,棉花糖是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而每个人也有自己喜欢的吃法。
  有的人喜欢大口大口咬着吃,有的人喜欢轻轻抓下一把糖来吃,有的人则是抓下糖之后,揉成一颗小糖球吃。有的人一直拿着,虽然舍不得吃,但风吹得久了,棉花糖自己也会变小,到那时自己才不得不真的吃掉它。总之,不论吃法如何,吃相好坏,大家嘴里的那股甜味和心里那种美好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如今种类丰富味道不再
  很多人小时候或许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拥有一个棉花糖机,然后做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糖,一次吃个够。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工棉花糖渐渐地从生活中消失了,街道上基本看不到卖棉花糖的商贩了,棉花糖变成童年的象征,只剩下回忆的味道。有时,在公园或者游乐场,看到小孩子吃的那种彩色的高级棉花糖,心里不自觉地怀念起小时候那种纯白色的棉花糖。
  “现在的棉花糖种类越来越多,但却早已没有当初味道。”25岁的杨雨婷说,如今超市里那些包装精美的棉花糖块不仅造型多样,而且颜色丰富,但吃起来总不及小时候那种手工棉花糖。偶尔看见街上有推着棉花糖机卖棉花糖的,依旧是多种颜色,单纯的白色棉花糖却很少见,买一块来尝了后,始终吃不出当年那甜蜜的感觉。
  “现在的小孩子吃的东西越来越‘高级’,但很难吃到手工棉花糖了。”80后“辣妈”曾子悦说,小时候,常有做棉花糖的小贩推着棉花糖机在街上叫卖,那时候,两毛钱就能在自家门前欣赏到做棉花糖的手艺,同时也可以品到甜滋滋的味道。为了吃棉花糖,也不知道在父母面前撒了多少娇,流了多少泪。
  一份食品或物什一旦与回忆挂上钩,便有了不同的深度与层次。如今卖棉花糖的摊子很少见了,嘴里淡淡的甜味,似乎也离得越来越遥远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曾经拥有过棉花糖的孩子们,心中都被注入了棉花糖一样不会轻易破碎的梦想,温暖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