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我校参加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演出纪实

23.12.2014  22:34

2014年6月下旬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磨镇没有了山外的暑热,凉爽干净的空气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让人心旷神怡。此刻,这座历经灾难而重生的美丽小镇显得分外的热闹,几千名经过选拔来自省内各地部分高校的青年学生演员以及指导教师、专家、观摩人员和工作人员齐聚阿坝师专,在代表四川省高校艺术最高水平的舞台上,把梦想和青春的激情绽放。

在他们中,有这样一群女孩,每天都奔走在宿舍——排练场——演出场地之间,自信、快乐却又勤奋顽强,是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所有在现场的人们记住了《》这个特色鲜明的舞蹈,记住了成都纺专的名字,记住了舞蹈专业组二等奖这个我校参加大学生艺术节历史上所获的最高奖项。

半年,从接受任务到最终,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6月,与此相关的所有老师和学生,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舞、一只歌。那些因曲折而顽强、因伤痛而坚强、因不足而要强点点滴滴,足以让每一个参与的同学得到成长。无论是呈现独具纺专特色的优秀舞蹈,并与我校纺织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中华儿女们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与坚强的舞蹈《》;还是展现出优美宁静的田园画面合唱节目《葡萄园夜曲》那些严冬里的苦寒、那些酷暑下的挥汗现在回想起来,早已成为了弥足珍贵的记忆。

 

筑梦·选拔

一个水平上乘的比赛节目,基础就是首先要有一批合格和优秀的演员。“要参赛就要去赢得胜利,就要取得好的名次”一开始,学校就立下了这样的目标。于是2013年11月,一场为艺术节参赛节目选拔演员的活动在学校各个学院、学生社团展开,许多喜欢舞蹈、喜欢演唱的同学纷纷报名参加,学校也邀请专业评委经过前后4轮的选拔,反复筛选和淘汰,从中选拔出110多位后备演员。

 

逐梦·寒假集训

2013年寒假,我校艺术节演员们自动放弃了假期时间,留在校园开始了为期半月的寒假集训,大量的基本功训练为接下来的节目排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压腿、劈叉、下腰,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并没有磨灭演员们的意志和坚持,在寒冷的冬日,一场训练下来,汗水早已将衣衫湿透。

 

逐梦·编排

2014年春天的校园一片生机盎然,全校同学又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尽情的享受着课余轻松而惬意的大学时光。随着对舞蹈和合唱参赛节目的创意最终确定,紧张的节目编排开始了。虽然舞蹈和演唱基本功通过培训有所加强但是离表演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边要继续基本功的训练,另外要开始节目的排练,同时还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习。于是演员们在繁重的课业和实训时拼命挤出空闲时间,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每天晚上和周末,细心的练好每一个动作,仔细揣摩每一个节拍,夜以继日的排练和练习,拟定动作,修改队形,剪辑音乐,设计道具,群组配合……这些都不断的在试验,力求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排练厅总是回荡着节奏声与澎湃的音乐,一遍又一遍,无论是激烈的战斗,低回的悲怆,每一个音符都深深敲击在他们的心上。

集体舞是默契配合的结晶,一处小错误都会影响整体效果。有时一个动作要来来回回练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然而,即使疲惫大家也咬牙坚持,老师更是一秒未歇,不断修正动作和各种细节,鼓励大家调动情绪。道具坏了又修,鞋子磨破了又补,衣服汗湿了又干,就在反复的讨论、试验与相互磨合中,一支完整的舞蹈渐渐成型并日臻完善。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艺术节节目的编排工作,经过多方讨论和推敲,最终,由学校党委书记尹析明亲自为舞蹈命名《》。副校长黄诚更是时时关注舞蹈编排和演出进程,团委老师和指导老师也时刻陪伴在同学们左右,及时解决同学们的排练、生活问题。

基本功训练:汗水和努力灌溉出最美的梦想

 

逐梦·初赛

2014年5月30日,我校舞蹈《》和合唱《葡萄园夜曲》圆满完成录制工作。着上长裙,画上妆容,30名合唱演员就变成了一个个在葡萄园中的美丽姑娘,伴着朦胧的月色和悠扬的歌声,享受着夜晚下葡萄园的宁静与祥和。舞蹈演员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就会重新来过,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最后终于录制成功。她们用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和执着的梦想,为我们呈现最完美的自己和最动人的青春之歌。经过四川省教育厅的选拔,我校首支原创舞蹈《》被选中进入在阿坝师专进行的展演和决赛。

节目录制现场

 

放飞梦想·备战阿坝

2014年的暑假的校园因为放假而显得冷清,同学们要么回家、要么相互邀约外出旅行.....开始了各自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而对于参加《》表演的26位舞蹈演员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也是最为忙碌的假期。集中住宿,集中活动,集中管理,没有了闲暇时光和随心所欲的假期,每一天的排练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有得只是紧张的排练和不间断的训练。参赛节目的第二阶段排练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始终贯穿在节目的创作和排练中,对节目不断推敲,不断改编,力求在主题上更加的深化,舞蹈的意境能够更好的体现主题和演员的基本能力,造型和动作更加注重从细节和人物本身的塑造和表达上。因此,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反复的斟酌推敲,就是为了向大家呈现一支更为整体的、全面的、精细化的舞蹈。短短的两个月,老师和演员们用心血和汗水,将《》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境。

7、8月的成都暑热难当,处于顶楼的排练场更是闷热,虽有电扇但在高强度的排练中,每个演员每天练功服都会湿透几身,大家靠喝水,吃防暑的药品却没有一个人请假叫苦;反复的重复的动作,高强度的造型。。。。很多同学的腿上、手上、身上都留下了伤,有的同学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兼职,一位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因为体力不支而突然晕厥,经过及时的检查和简单的休整后,怕耽搁排练日程的她不顾疼痛,主动要求恢复训练。另一位同学,在排练过程中接到家人病重的通知,吞下所有的思念与担忧,在返回家三天后又立即回到排练队伍中,重新调整心态完成了舞蹈的最后编排。为了适应舞台,演员们有时在学校塑胶篮球场进行合练,一双新舞蹈鞋,要不了几天就坏了,同学们就穿着袜子在空旷而炎热的球场上为自己的梦想而翩翩起舞,美丽绽放。

默默的奉献却为心里的舞台,在为艺术节而奋飞的人群里,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工作永远都是在舞台额后面,他们用一杯杯的开水、一个个道具的管理和修理、一件件服装的整理和保养同样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默默耕耘,用他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为节目的最终成功保驾护航。

学校高度重视艺术节参赛作品的筹备工作,夏平校长更是亲临节目排练和演出现场为师生加油打气,鼓励大家放下包袱,轻松备战,赛出风格,了解演员们的排练情况和道具使用情况,并对师生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一遍一遍的排练,只为最好的绽放

暑期留校训练的瞬间

夏校长亲临现场指导排练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位表演的同学说:“每次我们都有许多基础练习,如劈叉我们抬起双腿平躺地上,而另一个人撑着墙双脚踩在我们张开的腿上,有时坚持不住还会哭出来;拉伤瘀伤更是家常便饭,但是我们却知道自己为了一个梦想而坚持。”成长需要一种经历,一种问心无愧的奋斗和努力,只有走过才知道路上的风景。

 

圆梦·绽放

6月22日,怀揣着梦想,带着近一年的准备和辛勤的努力,我们一行人到达阿坝师专,没有片刻的休息便立即投入紧张的排练中,我们抓住比赛前最后的时间,在教室、在操场、在空地,一遍遍斟酌着动作和表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誓将最美的青春呈现在阿坝的舞台上。

在阿坝师专争分夺秒的排练

上场前的紧张彩排

剧照(一)

剧照(二)

剧照(三)

剧照(四)

当代青年享受这如今的岁月静好,却未必知晓来源处的动魄惊心和艰难蜕变,当号角吹响,请沿着历史的线条,去寻找那段散落在风中的战争记忆。他们,用心灵与肢体追逐青春梦想。用舞蹈,表达对希望的追求和革命的信仰,永不落下。或许他们平凡,或许他们渺小,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展现了新一代纺专学子的青春无悔。他们的舞步可能不专业,他们的动作可能还有瑕疵,但是青春在于奉献,青春在于无悔;既然自己选择来了,再苦再累也不会退缩,为了团队的荣誉做什么都值得。一根耕耘一分收获,我校师生终以精彩的表演高水准的展示了纺专学子的人文修养,用完美的答卷诠释了我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