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 用好扶贫钱 选准产业路

17.09.2015  11:06

  贫困村29个、贫困户6687户、贫困人口19964人,这是梓潼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面对现实,梓潼创优工作机制,用好扶贫资金,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2014年,通过“精准扶贫”,该县实现脱贫1877户、5792人,人均增收1500元,增长38.6%,达到3876元。

   找“”扶贫对象

  选准贫困户,这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按照国家和省、市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梓潼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329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梓潼县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贫困人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

  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该县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该县组织各乡镇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因户施策,一户一计,建立台账,落实帮扶措施,确立了“生态庭院、增收产业、技能培训、助学助医、社会保障”五个方面的扶持发展内容,统筹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创“”工作机制

  贫困村就是主战场,贫困户就是工作重点。

  梓潼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行“一把手”工作责任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县级领导、在职干部职工、扶贫龙头企业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中共梓潼县委办公室关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等重要文件。

  梓潼县已落实了29名县级领导、32个乡镇、110个县级单位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定点帮扶,有针对性地选派了174名驻村工作队成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均有帮扶责任人联系。8月该县又选派了59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

   用“”扶贫资金

  2015年,梓潼县整合各项扶贫专项资金共计1112.08万元。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梓潼县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质保金。    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项目村,并通过公示栏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吹“”攻坚号角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梓潼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重发展到户增收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全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梓潼县提出“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整体要求,确保2018年实现“29个贫困村、6687户贫困户、19964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一方面,对因病因残致贫、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另一方面,制定完善全县农村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做好10万亩海椒、10万亩蔬菜、5万亩水稻制种、20万亩蜜柚、300万只蛋鸡、50万头生猪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全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2018年全面消除“空壳村”,让村社有能力在经济上有效缓解村内贫困户的困难,让贫困户享受村级经济增收红利。(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