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 | 梁应敞:为移动通信装上“智慧大脑”

02.05.2017  23:21

   编者按: 2017年5月2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在第八版头条以《梁应敞:为移动通信装上“智慧大脑”》为题,深度报道了我校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梁应敞的奋斗历程,全文如下:

  当“入选汤森路透的全球2016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消息传来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梁应敞正和学生在办公室的白板上推公式。他声音洪亮,说到激动处,面孔泛红。

  梁应敞已连续第三次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了。这一名单“含金量”极高,和诺贝尔奖一样,是衡量大学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高被引论文进步势头迅猛、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梁应敞正是紧追学术前沿、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典范。

向学术界和产业界进发

  八年时间,梁应敞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的三级跳,他的传奇学术经历开始于1985年的长春。那年,他到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求学,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读研,1993年,25岁的他获得了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快速读完学位,对梁应敞来说不仅意味着荣誉,更重要的是让他掌握了学术研究的“秘密”,为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用他的话说,这个秘密就是“一定要找到有价值的新方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条件不太好,大家读的都是纸质版的文献。梁应敞每天就泡在图书馆里。为了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他仔细阅读了几百篇论文。这一阶段艰苦的研究工作让梁应敞练就了“火眼金睛”。“我找题、进入题目比别人快,不会那么犹豫。”他说。

  学科的延展如同表面平静的海域,而常常深潜其中的梁应敞知道哪里是未开发的资源宝藏,哪里是已被人类过度利用的滩涂。这样的敏锐眼光,让他能够一次次向前沿方向发起冲锋,并于博士阶段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2篇高水平文章。

  事实上,当时读博只需要瞄准国内的一级学术杂志,发表一两篇论文即可毕业。但梁应敞的理想很明确,他要走向世界的学术舞台,在那里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离开吉大后,梁应敞先后在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学术界和产业界如同两个咬合的齿轮,相互影响着,推动着。在学术界持续发挥影响力的梁应敞也在产业界一展身手。他在硅谷的英诺华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关于WiFi的一个项目吸引他去深入研究。

  “WiFi在室内总会受到一些阻挡,比如金属、墙,我们该如何提高它的覆盖范围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团队在提高WiFi输率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这也让梁应敞很受启发,“学术研究要稳稳地踏在应用的土地上”。

连续三年当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曾有同行建议他再读一个国外名校的博士,这样可以在学术圈获得更多的机会。梁应敞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文凭只是敲门砖,重要的还是真正做出成果。“我认为自己在博士阶段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学术能力,我完全有信心以此为基础,向世界一流进发”。

  梁应敞在新加坡科技局资讯通信研究院任高级/首席科学家时,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前瞻性问题。“就像发展工业离不开矿产资源一样,任何无线电业务的开展,都需要以无线电频谱资源为载体。”他说,“而无线电资源却日趋紧张甚至枯竭,这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2005年,网络还在爆发般增长的前夜,梁应敞抓住了“认知无线电”这一全新的方向,“要解决无线电资源问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对现有的频谱管理方法进行智能改进”。

  梁应敞设想,让无线电拥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频谱进行动态管理。目前的频谱资源时而十分拥堵,时而又会出现放空的“频谱空穴”。如果让无线电变得“聪明”起来,有效地利用频谱空穴,就会大大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在“认知无线电”这样一个极具价值的学科方向上,梁应敞带领团队展开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研成果。他在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谷歌学术搜索引用次数超过1.8万次;在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50篇,其中SCI收录130篇,荣获7项国际最佳论文奖,出版著作3本;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5项……这一连串熠熠生辉的成果,无声地述说着梁应敞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

科研需要灵感,也需要坚持

  从2015年初回国起,梁应敞就在思考以认知无线电为基础构建智能网络。他强烈地意识到,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网络越来越拥堵不堪,不仅是频谱,还有更多的网络资源需要精准配置。

  “我回国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无线网络构建‘智慧的大脑’。”梁应敞雄心勃勃地开始了新的奋斗。他构想以认知无线电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成果为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构建这样一个“智慧网络”。它能预测网络和用户需求,精准配置资源,并显著提高网络接入能力和用户服务体验。

  去年8月,梁应敞团队初战告捷。他们的“基于大数据的复杂异构网络智能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该项目的研究旨在通过挖掘大数据潜能来提高网络的接入能力和利用率。这也是梁应敞构建“智慧网络”的关键一步。

  在准备这一项目的过程中,梁应敞经常凌晨一两点才回去。平时,他也至少工作到十一二点。“科研中需要灵感,也需要坚持和努力”。

率领团队推进智能化社会

  “在计算机领域中,做通信领域研究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大约三十人。而我们的团队初步计划达到三位,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梁应敞说。

  归国后,梁应敞就致力于建设高被引科学家团队。一位高被引学者都已十分难得,要建立一个高被引科学家团队几乎是通信领域的首开先河之作。“我们不仅要吸纳高被引学者,还要在国内的团队中培养出新的高被引学者。”梁应敞说。

  在2016年国际通信旗舰会议“全球通信大会”上,梁应敞指导团队的副教授杨刚发表的论文获得TAOS技术委员会的最佳论文奖。

  说到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法宝,梁应敞总结道:“领路和放手。”他在领路阶段会和学生作深入的沟通与指导,面对面讨论很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之后,梁应敞就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自己做研究,发挥自身潜力。他也经常让学生们在一起“头脑风暴”,产生学术的新灵感。

  从“认知无线电”到“智慧网络”,接下来,梁应敞把新目标延展到“智慧互联网”。他解释说,“智慧互联网”比“智慧网络”的外延更大,“我们要利用智慧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把内容、服务和通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叉点,而不只是做通信和网络。

  “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智能化的社会。”梁应敞信心十足地说,“现在,人工智能在通信行业的运用大有可为,我将致力于智慧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为我深爱的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7-05-02 第8版 科创)


   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5/32305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