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桥哥”捐款60万修座桥

12.07.2015  16:48

  几天前,在都江堰与彭州交界的一条水域上,一座古朴的桥横跨两岸,过往的村民交口称赞“太方便了,再涨水也不怕!

  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桥,平整的水泥桥面,连接栏杆的水泥墩上还用鹅卵石装点着,两端的限高杆也一应俱全。

  修这座桥,政府没有花一分钱。资金全部来源于出生在蒲阳镇这片土地的周怀春。由于地处两市交界处,这里一直缺少一座桥,但断不了两地人民之间的往来。最初,人们搬来几个大石头当桥,再后来,周怀春修了座简陋的滚水桥,如今,这些都被一座现代的规落的桥给刷新了。

  周怀春,这个捐了好几座桥的蒲阳人,也被人亲切地称为“桥哥”。

  据都江堰市蒲阳镇旗松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忠涛介绍,此地为都江堰最偏远的地界之一,与彭州市桂花镇插旗村相邻。桥这头,是蒲阳镇;桥那头,就是桂花镇。千百年来,彭州和都江堰人跨过这条沟渠往来。彭州桂花镇有个著名的寺庙班若寺,每个2月19、6月19和9月19日,都有上万人跨河而行,过河需求旺盛,但缺乏一座联通两地的桥。无奈之下,老百姓搬来一个个大石头置入水中,人们像袋鼠一样跳跃着踏石过河。这种过河方式很危险,不少人落水。曾经,一个彭州的大爷过河时,在洪水中滚入河中,至今仍然未找到尸骨。

  2006年,蒲阳人周怀春出资十余万元,在相隔一公里处修建了两座简易的滚水桥。记者在下游看到,滚水桥面仅仅略高于水面。一旦涨水,此桥必被淹没,人们出行再次遭遇拦路虎。

  今年汛期前,周怀春筹备了60万元,请来专业设计公司,他要给乡亲们修一座真正的桥。进展很顺利,两个月后,一座新桥跨河而立,方便了两地3000乡亲过河。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周怀春捐的第一座桥。就在蒲阳镇,他还捐了将近百万元修缮一座明清古桥。

  正因为他乐于修桥,在都江堰,他又被大家称为“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