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常年档案保管量约100万份 收费不足6000万

14.08.2014  11:26

  

  成都市宁夏街人才市场存放着十多万份人事档案。(本报资料图片)

   2016年起全国取消档案管理费 将由政府财政拨款

  8月1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为薄薄几张个人信息安个“家”,为何每年收取数十亿元?——追问档案保管费》,指出专家估算全国每年收取数十亿元档案保管费,收费依据和去向存疑。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回应表示,最迟到2016年,各地都不得再收取档案费。

  据了解,届时档案管理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从2016年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

  8月11日,在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柜台,黄静(化名)补交了340元钱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摸着隆起的肚皮,她自我安慰:“我的档案苏醒了,宝宝,咱们办准生证更方便了!”对于黄静来说,为档案办理“复活”手续,这是第二次。

  去年,华西都市报曾连续关注过成都市7万卷档案处于沉睡状态中,最长沉睡档案达26年的事件。回访中,2016年我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的消息也让很多读者兴奋。近期,新华社质疑档案管理费一事,再度让档案管理收费成为热门话题。不少热心读者也通过96111表达了他们的疑惑。案例

  升学、生孩子两次交钱“复活”档案

  黄静说,她第一次复活档案是在2008年,为了升学。当初大学毕业后,她留在兰州工作了3年。这期间,她把档案留在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没管过它,也忘记了它的存在。后来,她考取了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研究生。入学前,要迁档案,她找了半天才找到档案所在地。此时,她的档案已“”。搬迁?需先把档案“复活”。为了复活档案,她补交了几百块。

  第二次,是为了生孩子。“听说办准生证要在档案所在地办手续,我又来为它办理复活手续。”黄静说,交钱后,档案活了。但在她心里,它的生死并无两样。“它活了,但是我的档案里并没新增内容,与它死着的模样一样。”黄静搞不明白:“生死”只在于交钱与否?活了的服务是否也应该跟上?

   数据

   全省100万卷档案缴费的不足一半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每年有数十亿的档案管理费,不知去向。

  对于这个数据,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以成都为例,每年常态存在的档案有20万卷左右,这里还包括了7万卷是沉睡档案,以及一些免费档案。由于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属于事业单位,所收取的费用都要上交给财政。

  成都市、四川档案管理费到底几何?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和四川省财政厅均暂未给出明确的数据。

  不过,省内一位档案管理专家介绍,我省常年的档案卷数约100万份,能缴费的不足档案总数的一半。据此推测,以2013年的收费标准,全年全省收费不足6000万元。

  这位专家介绍,档案管理费用在2013年前,全国的收费标准差异很大,相对而言,四川的收费比较规范。

  而有的省份,每卷档案每月要收50元钱,全年下来就是600元,对于档案主人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