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根岸英一:我喜欢的就是我现在所做的

27.10.2014  22:45

四川在线消息 (袁婧 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 文/图)

        根岸英一,1935年7月出生,日本化学家,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因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做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10年10月6日宣布其与理查德·赫克、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成都很大、食物很好、美女很多。”首次到访四川的美国普渡大学根岸英一教授,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对四川的喜爱。10月27日下午,这位曾经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化学家给电子科技大学600多位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探索·梦想与践行》的全英文讲座。在美国生活超过50年的八旬老人,谢绝了提问学生的日语交流,却接受了在场众多听众的签名、合影要求。

        关于诺奖:我追求这个梦50多年了

        “我从博士毕业,到75岁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我追求这个梦50多年了。”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梦想与现实的问题,根岸英一这样说道,科学的道路很漫长,需要研究者耐心等待,“找到自己的兴趣,持续钻研努力,遇到困难时,可暂时放一边,转移注意力,但不要轻易放弃。

        根岸英一1963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就有同事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的他还不敢想那么远。随后,根岸英一师从美国普渡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布朗教授,这让他感觉距离诺贝尔似乎又近了一些。

        得奖之后的根岸英一,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者或者研究者,俨然已经变为一颗学术“明星”。办讲座、做交流……根岸英一很享受他现在的工作状态,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用来做其他的事情。讲座过程中不时被自己逗乐的根岸英一强调:“我喜欢的就是我现在所做的。

        寄语学子:多做实验 英语也很重要

        “跟随布朗教授,我们用得最多的时间就是做实验。刚开始,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实验要做三个相关实验”。根岸英一用自己的亲身体悟告诉大学生:要多做实验、多次尝试,去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

        “除了做实验,我还用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这也是很重要的。”根岸英一流利的英语表达也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关注,“我们需要学习英语,一方面加强与朋友的英语对话,另一方面也要强迫阅读英文文献。

        四川印象:到成都看熊猫 妻子很嫉妒

        虽然已近八旬,但是根岸英一仍然把成都大熊猫基地安排在了他紧凑的访川行程里。“得知我到成都看熊猫,身在日本的妻子可嫉妒了。”据他的翻译说,不管上破下坡,“不怎么健身”的根岸英一始终都是健步如飞,丝毫不输年轻人。

        根岸英一1935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我学会了滑冰,还记得吃过的饺子……”根岸英一在讲座中分享了他的童年记忆。有学生好奇求学时的他是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问题时,根岸英一没有拒绝,笑呵呵地表示:“这只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我可以,你们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