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如何创新载体 珙县“样版”获赞

25.04.2016  18:43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邹霞) 为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到实处,4月22日至23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宜宾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走进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珙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等点位,不少专家认为,在李庄和珙县找到了创新活动载体的范本,将把宜宾乃至四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做法予以推广。

  专家团先来到中国抗战文化基地,有着“万里长江第一镇”美誉的李庄古镇。在古镇内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中央博物院旧址、国立同济大学等点位参观时,山东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感受颇深:“从故居到展馆,再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敬业的精神,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诠释。”

  在珙县,沿着穿县城而过的巡场河建设的十座桥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大为赞叹。原来,早在2014年,珙县县委、县政府就专门选取了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十个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管子、孙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和晏子)的核心思想,设计出十座“有思想”的文化桥群落,桥身、地面都是一些深入浅出诠释思想家们日常生活及学识精华的句子、壁画故事等。“我们想用最贴切的方式,引发群众对思想文化的关注,而这需要接地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想到了每天都要通行的‘桥’来切入。”珙县县委负责人坦言,这是当地群众交通出行的必经之地,能够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桥梁还成为当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的教育阵地,“学生不但学得快,积极性还高。”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告诉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要与百姓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紧密融合,而各地都在努力创新,“珙县这个桥梁群落,用最贴切的方式引发百姓的关注,这种最接地气的形式,也能让大家更好的接受”,他表示,珙县这个做法非常值得借鉴,相关专家委员会将在深度调研后,将该做法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