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动态】校长赵金洲谈关于教学的几个问题
核心观点
◆ 一切改革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能确保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得以实现。
◆ 实践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实践教学,实践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是实践教育的环节和过程。
◆ 解决学风问题当前最能见成效的是抓学生到课率、听课率、自习率,解决“上课”太容易、“作业”太容易、“考试”太容易、“毕业”太容易的问题,但根本还是要用机制和制度来抓、来解决。
◆ 解决教风问题当前最能见成效的是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 大力实施青年教师“过五关”计划,大力实施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逐步实现青年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之前有海外学习经历,积极推进优秀学生海外送培计划。
11月14日,学校召开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会,校长赵金洲在会上谈了关于教学的五个问题。
一、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
我们制定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百年名校的目标,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第二步到203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优势学科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第三步到2058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拥有一批著名学科、一批著名专业、一批著名教师、一批著名校友,在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在业界具有绝对地位的百年名校。
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半年有余,部分同志片面理解改革决定,认为改革更重视的是学科、是文章、是专利、是科研获奖,教学工作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这是长期将教学与科研割裂的一种思维表现,认为讲科研的重要性就是忽视教学,讲教学的重要性就要弱化科研。
大学是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组织,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职能,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学术是贯穿这四大功能的主线。同志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改革决定全名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一切改革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以我们说,人才培养处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没有教学就称不上是一所大学,所以我们说教学处于学校工作的基础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科研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从事科研是大学区别于一般职业培训学校和中小学的本质特征,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区别于一般大学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高于一般大学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说科研处于学校工作的支撑地位,教学与科研不能割裂。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理想状态和价值追求。所以我们说,没有高水平的教学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没有高水平的科研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没有高水平的科研促进教学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也不可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所以我们说,不教学的教师就不是教师,不以教学为本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不做科研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授人以鱼”的教学,教师容易成为教书匠;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学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成为教学大师。这就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在教学上用心用情用智慧是不重视教学,不在科研促进教学上用心用情用智慧是最大的不重视教学。大学科研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还包括教学研究。
二、关于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德育、智育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体育方面,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美育方面,要改革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中央对教育提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学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都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一系列其它方面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但在人才培养方案里边更多的是注重设计了智育教学环节的内容,这个方案实际只是一个专业教学计划。也有同志讲,里边还是有5门思政课的德育教育、1门体育课的体育教育、几个学分的文化素养(美育)课程,仅靠这些是不可能实现德育、体育、美育培养目标的。
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能确保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得以实现。2015级开始,人才培养方案要由德育教育计划、智育教育计划、体育教育计划、 美育教育计划四大计划构成。智育教育计划又由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和第二课堂教学计划两部分组成,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也要适时调整。这样的培养方案需要全校教职工来共同实施,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员育人。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才能培养出高级人才。
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提出了“爱学生如子女、爱学生如弟妹”的“家文化”建设,这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怎样爱学生?全校教职工就是要像对待子女、对待弟妹一样 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怎样爱学生?全校教职工要用心用情用智慧通过全面贯彻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当然,爱学生不能“溺爱”,要严格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让学生热爱母校、让学生永远铭记”的价值追求。
三、关于强化实践育人的问题
中央提出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讲,要达到这个目的,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这是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创新来源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品德在实践中养成,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实践教育理念。这个问题我讲过多次,今天再讲讲。
实践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实践教学,实践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是实践教育的环节和过程。实践教育强调的是“思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做中学” (比如在做作业、在做实验中学习)、“做中思”(比如在做作业、在做实验中思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实践教育就只是军训、做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综合实践等等。我们常讲,实践出真知。如果课堂教学满堂灌、实验室按部就班验证实验(有同学甚至验证实验都没有做)、生产实习集体参观、毕业设计拷贝照抄、社会实践来历不明的一纸报告等等,那么试问: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又让我们学生在实践中出了多少真知?倒是一些同学在网吧的不断实践中练就了一身好本事。
事实上,我们为学生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例如理论教学或者说课堂教学,如果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思”与“悟”,就是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理念的核心,这就是“学思结合”的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如果照本宣科,只能是迫使学生“听”、“看”与“记”,甚至好多同学记都不记,这就是满堂灌理论教学。我们常说,学习学习是学得肤浅、习得深刻,“习”就有实践之意,如果我们不布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精心设计的作业,学生就不会有习得深刻之收获。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教育强调“主动实践”,实践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等应由学生自己确定,否则为“被动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只动手不动脑或很少用脑,主要训练的是实践技能(现在好多还是看实验、讲实验);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主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样的实践过程就是“自由探究”过程,这就是“知行统一”的教学。
所以一定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一定要大力实施“第二课堂”教学计划,一定要实现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要建立实验室开放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有些设备不要担心怕被学生用坏了,我们讲,不要怕用坏,就怕没人用。近三年来,我们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近6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60多 项,基本上都是学生们在实验室自主实践获得的成果,获奖的这些学生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明显增强,一定要让这种增强能覆盖每一名学生、惠及每一名学生。今年,我们在这方面预算了1000多万元的支持经费,现在用出去还不多。
四、关于学风、教风问题
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厌学情绪普遍,导致教师教学缺乏成就感、失去了教学热情。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认真学、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用心学、老师不用心教;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老师不用心教、学生不用心学,这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最重要、最迫切的教学问题。如果学与教的问题不解决好,我们建设那么多国家特色专业、那么多四川省品牌专业、那么多课程、那么多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那么多实习基地、编写那么多教材……有什么用?现在我们费那么大劲把学生赶出寝室、赶出网吧,费那么大劲把学生请进教室、请进图书馆有什么用?这也让我们辅导员们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也没有精力回答“辅导员到底给学生辅导了什么”之问。
对于学生要解决学风问题。解决学风问题当前最能见成效的是抓学生到课率、听课率、自习率,解决“上课”太容易、“作业”太容易、“考试”太容易、“毕业”太容易的问题,但根本还是要用机制和制度来抓、来解决。例如一门课程无故旷课多少次取消课程学习资格,来年再申请修读;例如加强作业管理,不按时完成作业按零分记,作业完成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加大平时成绩比重;例如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增加社团活动,增加课外体育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没有时间去耍。要健全学业预警机制,健全学生降级制度,健全学生退学等淘汰机制,严把学生授位关和毕业关,要让学生不敢去耍,用四川话说 “敢去耍就要遭起”。
对于教师要解决教风问题。解决教风问题当前最能见成效的是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减少课程门数、减少课堂学时、提高课堂效率(就 是我们常说的少讲多练,但不是在课堂上少讲多练),一定要解决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作业的问题。如果低效率地上那么多门课,一门课低效率地花那么多学时,学生哪还有课外学习的时间,哪还有作业复习的时间,哪还有参加“第二课堂”的时间?课程门数多、课堂学时多、课堂效率低,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满堂灌”。如果我是学生,你照本宣科、读讲义、念PPT、满堂灌、枯燥乏味,我也想旷课,即使是坐在教室里了,我也想玩手机;如果我是学生,你不布置作业,我也不会去课后自习;如果我是学生,做的作业你不认真批改,或者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我也不会认真做作业;如果我是学生,你不提问或提问答不出来无所谓,我也不会课前预习和课中认真听讲;如果我是学生,你把定理证明、公式推导、例题讲解都花大量时间讲了,我也上课不会思考,我也课后不会自习;如果我是学生,反正考试前你要讲解考试重点,我也无所谓来不来上课,我也无所谓来了听不听课……等等等等。如果我是学生,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也会不愿意学,我也会不认真学,我也会不用心学。如果我是教师,学生不愿意学、学生不认真学、学生不用心学,我也会不愿意教、我也会不认真教、我也会不用心教。所以学风与教风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
校长报告中提出的“先学后教、教后再学”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我们以前学生先预习、老师再讲授、学生复习做作业、老师辅导答疑的经典教学模式。
五、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学校提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百年名校的目标,师资队伍是关键,尤其是青年教师。学校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已超过60%,他们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
学校正在实施青年教师过“教师关”计划,教师关包括信念关、师德关、学术关、实践关、教学关,我把教学关放在最后一关,意思是只有过好了信念关、师德关、学术关、实践关,才能过好教学关。
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百年名校,困难很多,短板很多,最大的短板是开放办学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而瓶颈是教师国际化能力太弱。学校要大力实施现有青年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逐步实现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教授之前有海外学习经历。
学校要持续不断引进教师,重点实施优秀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但不能等靠要,要主动出击,就像足球比赛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一样。学校要启动一项计划,就是每年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选拔一批有志回校当教师的优秀同学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家留学,学成后回校任教,实施本、硕、博、海外连读师资培养计划。
关于教学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今天就讲这些,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较好解决,一定会纲举目张,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定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本文原载西南石油大学校报第583期第二、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