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丁任重:深化改革 强化特色

14.01.2015  13:07

   编者按: 新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就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学校2015年发展主题、社会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校长丁任重。现将全文转载于后。

深化改革    强化特色

——新年到来之际,校长丁任重答本报记者问


丁任重校长接受《四川师大报》记者采访

   记者: 丁校长您好!2014年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成果丰硕的一年,2014年也是您来到川师大工作的第一个年头,对于这个第一年您有什么感受?您能谈谈这一年学校的变化吗?

   丁任重: 我是2014年4月到川师大工作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对川师大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围,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很深刻的感受。2014的确是成果丰硕的一年,也是值得全体师生员工骄傲的一年。这一年,学校紧抓改革主线,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推进依法治校,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各方面成绩中的闪光点比比皆是,比如,学校在教学科研立项、各项比赛和评比上取得了14个全省参评单位乃至全国地方师范大学中的“第一”和“唯一”,创造了4个历史新高、3个零的突破。其中,全年新立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项,立项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创历史新高;另外,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位点5个,填补了四川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空白;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为全省仅有的1所获奖高校;今年,还首次在本科一批次、12个专业招生。

   记者: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您认为当前高校改革面临怎样的形势?学校是怎样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设计和部署的?

   丁任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已达到3460万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但也存在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我们川师大始终紧紧把握这个核心问题,坚持不懈深化综合改革的。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往往涉及多个方面,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只靠原来的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的做法已经难以奏效。因此,我校在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部署上,注重运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认识改革,采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设计改革、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2014年,学校成立了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12个专项小组和综改办,形成领导小组统一决策、牵头领导具体指挥,专项小组、校综改办、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校广泛参与的各方联动、分工合作、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改革工作机制,确保顶层设计与改革实践的紧密结合和同步推进。2014年,学校全面加强调研,统筹设计改革,形成了《2014—2020年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的目标,从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财务管理机制和模式、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师资队伍与人才建设模式、科研体制等12个方面制定了31个具体改革任务,进一步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意见》在2014年10月召开的两代会上进行了讨论,征求了广大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但还将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落实。

   记者: 丁校长,您认为我们川师大2015年发展的主题是什么?您怎么看待我们每个师大人2015年的发展主题呢?

   丁任重: 我认为我们川师大2015年发展的主题有两个:一是不断深化改革。这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现在我们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教育的发展,要靠改革来扩展空间,靠改革来释放动力。伴随经济社会全方位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要着力化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二是进一步发挥大学的四大功能,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之路。这是学校发展的途径。发挥大学四大功能,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教学科研工作的各个层面,通过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学术科研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推动大学校园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原产地,引领社会风尚,引领社会文化新常态,从而进一步发挥高校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四大功能。当然,对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展主题,也有作为川师大人的共同目标。我们师大人一直不变的发展主题是个人梦与师大梦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新的一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迎来多个“节点”——“十二五”规划进入最后一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进入中期。在这样的关键之年,我们需要展望未来,更需要总结过去,不放松、不懈怠,再接再厉、齐头并进,进一步让我校励志笃行、止于至善的校风,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学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和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 今年学校在服务社会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丁校长能给我们谈谈取得了哪些成绩吗?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丁任重: 2014年,学校社会服务工作建立起点面结合,多层次联动的大格局,在成绩上可以归纳成两点:一是扩大了覆盖面。学校从合作的单位领域和类别、形式和方式、地域和区域广度上着手,打造多方位、多单位合作,扩大了社会服务覆盖面。2014年,学校与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旅游局、武胜县人民政府、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四川航空集团等10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安全培训、课题研究、政策咨询、扶贫开发、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学校参加了第十五届西部博览会,在理塘县开展对口扶贫、在安县千佛镇宝藏村开展联村帮户、在康定县瓦泽乡营官村开展“双联”援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二是突出了学校优势。学校进一步发挥自身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深化基础教育服务,进一步突出引领功能。2014年,我校在成都、巴中、资中、德阳等多个地市州,开办了17所川师大系列中小学,初步建成了辐射全川基础教育行业的服务系统。这些成绩,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改革形势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二是实施了“走出去”  、“引进来”两大措施,不仅通过壮大四川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办学软硬件输送到四川省基础教育一线,还与各地方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为教学科研提供实践研究支撑,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下一步,学校将继续集中全校师生员工智慧,深入研究学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展服务面,创新服务形式,用自身优势助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一步担当起为四川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的重任。

   记者: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工作,涌现出一批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在2014年来,学校制定和落实了哪些促进学生创业实践的举措?

   丁任重: 国家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这项工作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校2014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学校把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措施,出台了3大文件,成立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创业支持中心、创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和由法律、财务、营销等专业教师(专业人士)以及校外企业家组成的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评审委员会;二是注重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工作长效机制。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各学院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广泛动员,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大格局,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政策、资金、场地保障等公益服务,如学校和锦江区、龙泉驿区创业孵化园的长期合作就取得了不小成果,川师大学生多个创业项目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下,入驻创业大楼。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外事学院学生王博豪创办的中国登峰照明有限公司入驻锦江区创业孵化园后,把LED灯卖到了世博会、奥运会,今年他们的灯又卖到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还有美术学院学生雷琼开办的洪梦文化传播公司在龙泉驿孵化园落地等等,他们都是榜样,他们的事迹、经验和精神都值得我校学生学习和借鉴;三是注重指导帮助。学校积极发挥四川师大的比较优势,开创业讲座、建创新创业俱乐部……2014年学校首次实施金融行业、IT行业、教育行业、公务员领域、电子行业、3G行业“六大就业品牌行业”建设。学校还采取了“老生带新生、研究生带本科生、老师带学生、校友带学生”方式,使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做到了“产品开发多样化、组织多样化、推进方式多样化”,不断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也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就业工作的开展。201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创95.76%的历史新高,在2014“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师生共获奖项27个,其中学生获金奖3项。

   记者: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蒸蒸日上,《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也十分关注我校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2013年10月以《从狮子山走向世界》等为题,做了深入报道,请您给我们谈谈学校这几年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之所以取得喜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丁任重: 2014年可以说是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年。谈到原因,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学校积极激发自身内在发展动力,积累发展能量。2014年,学校积极构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多措并举,多元推进,使师生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活跃,学校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搞好国际交流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今年,学校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10所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招收了140名国际留学生,派出79名学生赴境外学习,选送44人次教师到境外高校访问进修和攻读学位;二是抓好了特色知名孔子学院建设。学校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学校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韩国研究中心,推动孔子学院开展高端汉学研究,向学术型孔子学院迈进;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发表的为巴基斯坦培训1000名汉语教师的声明,选派教师和志愿者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得到了当地民众、对方政府和国家汉办的好评。我校是四川省唯一建有孔子学院的省属高校。下一步,即将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联合筹建我校第三所孔子学院。

   记者: 丁校长,在辞旧迎新之际,您对川师大全体师生员工及他们的家人有什么希望和要求?

   丁任重: 2015年,希望广大同学以高度的自觉,进一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自觉,进一步担当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形成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焕然新的面貌,为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推动发展共同团结奋斗!

  最后祝川师大全体师生员工及家人新年快乐!阖家美满!

  (本报记者      邓希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