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爱课程”网正式上线
11月19日,我校文学院刘永康教授主持的原国家精品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项目,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形式正式在“爱课程”网( http://www.icourses.cn )上线。该门课程是我校第1门在“爱课程”网上线的课程,也是四川省省属本科院校中第1门在“爱课程”网上线的本科课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团队长期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突破,不断加强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根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尤其是技术标准,加强资源建设和转型升级,从2003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到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在“爱课程”网上线,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成效。
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成长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以语文教材教法为核心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主要运用中国语文文学各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该门课程从初创到成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先后经历了初创阶段(1956-1960年)、发展阶段(1960-1980年)、拓展阶段(1980-1996年)、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等重要发展与建设阶段,相继有屈守元、雷履平、张伯衡、潘述羊这样的国内知名学者执教该课程。课程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教材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共享为重点、以网络教学为平台、以增强实效为目标,采取有效建设措施,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逐渐成长、建设成为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是坚持以教材建设为抓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经多年建设,课程的核心教材《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并向全国推荐,在全国30几个省市、60余所高师院校或作为教材,或作为教师参考用书使用,一些地区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教材使用。近年来,课程团队相继编写出版教材10余部,形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整体构建、多元拓展的系列化教材体系。
二是以推进共享为重点,加强教学录像更新。 配合《语文教育学》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课程团队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加强了课程教学录像资源建设,录像课程总共54学时(摄制录像比例达到100%)。
三是以网络教学为平台,加强网络课程与电子教材建设。 课程团队建立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网(http://jpk.sicnu.edu.cn/),共14个栏目100多万文字,外加图片、录像、网络课程内容。同时,研发了“新语文教育网”,开设了教师频道、学生频道,设有“学术背景”、“语文教育研究”、 “语文教育论坛”、“语文新课程”、“在研课题”、“备课中心”、“实验学校看台”、“好书大家看”等子频道。配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一书,为师范学生提供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教学名师的精彩教学片段,以“集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观摩资源。
四是以增强实效为目标,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增强教学的效能,课程团队以录像课程为教学轴心进行教学改革。以录像课程教学内容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要求学生将学习的范畴扩展到语文教育学的各个方面。鼓励学生课前、课外大量阅读,带着问题参与课程学习与交流。学生课堂上除了使用课程团队编写的核心教材外,还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其他作者的相关教材,梳理问题参与班级交流。
课程于2003年入选四川省首批精品课程,五年建设期结束后,课程在2009年顺利通过四川省教育厅的复核验收后,并于当年成功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当年四川省师范院校唯一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
与时俱进,转型升级:从一门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其中,教育部对原国家精品课程提出明确要求,即必须按照新的建设目标、内容要求、技术标准进行转型升级。课程组与时俱进,开展相应转型升级工作:
一是以合作共建为抓手,推进精品课程的共建共享。 2009年课程建成全国第一个“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由文学院为牵头单位,由刘永康领衔作为主持人,联合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十多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师共建共享,对原有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语文教育学》进行更新升级建设,课程被批准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西南地区高师院校共建共享课程,西南、西北地区十余所高校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实现了精品课程的区域共建共享。
二是以资源共享为目标,加强基础性教学资源更新。 课程团队在多年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更新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和课程全程录像等基础性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必须的资源不断更新和完整。
三是以资源共享为目标,加强拓展性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团队进一步加强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的建设,完善了现有的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等;基于“四川师范大学精品课程资源网”平台,拓展试题库资源、作业系统以及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积极利用高教社“4A网络教学平台”,强化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同时,开发设计“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等。通过转型和升级,丰富了课程拓展资源建设,并在课程教学和学习环节广泛应用,体现出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和特色。
四是以技术更新为重点,加强教学资源的技术升级。 课程团队为保障课程优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严格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中对各类资源的技术要求和属性要求,对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确保拓展资源中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有力的保障了课程资源的通用性、易用性、交互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
因课程在转型升级中成效突出,2012年课程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一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向教育部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经教育部组织专家网络评审、会议评审、课程团队针对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成功入选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并在“爱课程”网正式上线,该课程也是今年四川省省属本科院校中仅有的两门入选获得10万元建设经费补贴的课程之一。
完善资源,共建共享:《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网上资源学习指南
“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中展示“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和“ 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 ”。所有立项课程都将在“爱课程”网上陆续上线,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形式共享使用,接受评价,对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授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
我校文学院刘永康教授主持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爱课程”网上对全国所有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学习者开放,学习者能通过在“爱课程”网注册后,对课程进行网上学习、使用资源、网上互动、学习交流等学习活动:
一是网上学习。 学习者可在课程网站观看每一章节完整授课视频录像,结合每章知识点、能力点,随时可在观看授课视频中在线记录笔记或参与课堂互动。
二是使用资源。 每章均对学习者提出了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等),每节课均配有大量丰富的基本资源(包括演示文稿、习题作业、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电子教材等)和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等)。
三是网上互动。 学习者可在课程网上发表学习评论、参与课程互动、分享学习笔记、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向授课教师在线提出疑问,课程组老师将对学习者的疑问进行解答。
四是学习交流。 学习者可在“爱课程”网建立学友圈、寻找学友、与其他在线同学进行交流等。
更多的优质资源以及学习体验,可直接访问“爱课程”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网站,网址是: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4348.html
目前,课程团队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4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教学科研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30余项、承办或主持国家级省级学术会20余次、与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国西部语文教育研究基地,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语文教师,并出色地完成了教育部交给的“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任务和培训四川高师语文教育学教师、中小学语文教师任务。课程建设成效突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知名媒体对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均有报道。
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在“十一五”建设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59门四川省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结合国家改革趋势和课程改革要求,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已获得国家精品视频公开建设项目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7个、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四川省精品视频公开课29门、四川省双语教学课程12门,建设数量居四川省省属高校第1位,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