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校庆·师生祝福】离退休教职工篇

16.09.2022  12:22

编者按:韶华流转,盛世如约。今年9月29日,是西南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日。办学兴校70载,西南科大人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和“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了许多跨越式突破,取得了不少非凡成绩。薪火相传七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为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方力量,营造共贺70周年校庆的浓郁氛围,特设立【贺校庆·师生祝福】专栏,推出广大师生与校友对学校的美好祝福。

 

彭启瑞(先后任教务处副处长、校办主任、校长助理,1993年退休,退休后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20年): 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是负担,是特殊的享受,我为大学生作过200多场报告,场场爆满,掌声如潮。我的“忘年交”之友在百人以上,与青年学生的互动、交心,是一场场老少共乐的盛宴,美不胜收。每当我看到帮助过的学生从迷茫到醒悟、成长成才,心中的宽慰喜悦难以言喻。在参与关心下一代活动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第二个春天”的来临。同庆七秩,逐梦百年。在学校70周年校庆日来临之际,衷心祝愿西南科技大学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周润宇 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师 2000年退休, 退休后从事教学督导 关心下一代 工作) :教育是职业,亦是事业,进而成为我割舍不断的心业,最终凝聚成我的情结、心结、命结。千水奔腾源一处,万木争荣本一根。西南科技大学几迁校址,数易校名,由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起步,到根深叶茂的综合性大学,真乃沧桑巨变。我是见证者,亦是参与者。1965年,学校奉命搬迁石棉县办学。山区校园巨石星罗棋布,我成为 6位专业教师先遣队之一员,先遣到达校区,打掉巨石,开通道路是重任。我们苦心志,劳筋骨,无师自通成为“石匠”。体会到,唯艰磨砺精神,唯难创造奇迹。“艰苦奋斗,拼博创新”的精神在石棉建校办学中闪现光华。1993年“西南工学院”展露头角。我作为“双肩挑”的教师,参与中感悟到学校梳理教育见地,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到教学,有力度、有深度。2000年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后快速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我作为校、院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参与相关工作,无比喜悦。

回眸历史,英姿飒爽的西南科技大学,立足校本,博采众长,独辟蹊径。看似悄然无声,实则惊天动地。积小改为大改,积小胜为大胜,开小径通大路,撑小天连大天,学校不断走向高地,向着高峰攀爬。西南科技大学用一种,志于斯、劳于斯、苦于斯、乐于斯、成于斯的信念,矢志不渝地编织自已光荣的花环。西南科技大学正预约着未来,未来将更美好!

 

邢国风 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2013年退休) 我是西南科技大学一名教师,也是1978级留校学生。至退休30多年,我一直在学校专职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秉承前辈传下的勤奋敬业、艰苦奋斗精神,作为笫一或笫二主研人,育成绵农及西科系列小麦品种多个,在国内8省市累计种植8000万亩,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西南科技大学是我几乎毕生工作的地方,也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值此70周年校庆之际,回首学校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回首学校几十年的巨大变化,旧貌新颜,感慨深深。感谢不屈的西南科大人,奋斗的西南科大人,忠诚的西南科大人!特别要感谢那些已去的为科大垦荒、垫底的先生们!也特别要感谢那万万千千爱我科大更为我爱的西南科大学生。欢乐的校庆,动情的校庆,让我们把美好祝福献给我们的西南科技大学,把美好的愿望呈给我们的西南科技大学。长空一鹤排云上,便引风彩到碧霄。愿我们的西南科枝大学奋勇拼博,砥砺前行,薪火相传,载歌腾飞!

 

毛祥庆 数理学院教师 2005年退休 退休后从事 学校关心下一代 校友 工作): 我1994年加入学校的前身“西南工学院”,但与学校渊缘更深。70年前“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建立,我家在学校附近,同学的父亲是该校教师,我们经常到刚建好的学校嬉戏,校园里全新的苏式建筑,进校门有一座站立的毛主席塑像,使人敬仰和振奋。虽然只是中专,但名声响当当,与“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共享师资,并称“大土建”“小土建”,毕业生都很快投入新中国建设,成为各地建筑界开山鼻祖。学校在荒江空谷的石棉,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办学,一批教师的坚守才有改革开放后的“涅磐”。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领导团结全体教师,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与加拿大合作开展“远程教学”,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虹等联合办学,争取各方的支持,取得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校友工作中,我看到校友为祖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深感校友浓烈的母校情怀,深感西南科技大学的巨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祝西南科技大学七秩寿辰,愿全体西南科技大学师生员工及各届校友共同奋斗,让西南科技大学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严向东 材料与化学学院教师,1996年退休 ): 我在西南科大工作、生活40余载,是西南科大成长壮大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979年由新疆大学调来学校时,学校刚从中专升格为学院还不到一年,中专时期只有4个专业,在校学生不到400人,教师才60余人。升格为学院后,百废待兴、困难重重,虽然当时的办学条件很差,但并未吓倒西南科大人,学校党委、行政紧紧抓住了国家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学校精神,砥砺前行、奋勇实干,不断取得佳绩,赢得了省和国家的认可,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亲自过问西南科大的筹建。随着祖国的强盛,西南科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无名到享有盛名。现在的西南科大已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城中的一颗耀眼的灿烂明珠。在普校同庆西南科大70岁华诞之际,我作为一名老教师,衷心祝愿我校再接再厉、乘胜前行,紧跟祖国日益强盛的步伐,继续发扬学校精神,早日把西南科技大学建成“双一流”高校。

 

刘继光 制造 科学与工程 学院 教师 ,2006年退休 ): 我自1981年从西华大学(原四川农机学院)调到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前身),参与了学校各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见证了学校艰苦奋斗的成长历程。我为学校获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为学校桃李满天下而骄傲,感谢西南科大对我的培养和关怀,祝愿西南科大人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共创辉煌的未来!

 

康德灿 生命科学与工程 学院教师 2005年退休 ): 丹桂飘香,金秋时节迎来了西南科大七十华诞,我已与西南科大同生共荣走过了四十一个春秋。我由四川大学生物进修班两年学习后,从偏远的青川县防疫站调到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之一的绵阳农业专科学校任教,从一名疾防战线的小兵成为高校的老师,同莘莘学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青年教师到耄耋老人,我经历了学校开山拓石,从黄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建成教学楼林立、林木葱翠、豪迈壮美校园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西南科技大学的组建、发展和壮大。西南科大的发展给我成长为生物学教授提供了施展知识与才智的平台,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创新平台,助我获得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实验室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自已割舍不了与青年师生的情怀,退休后仍受托投身到关工委的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挥洒余热。为青年教师指导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艺;为奋发学子学业助航,强根铸魂,始终不忘一名老教师的责任和担当,看着莘莘学子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行各业的才俊翘楚,令我倍感欣慰。西南科大七十华诞之际,我由衷地感激学校对我教学之路的培养,祝愿学校早日实现建成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王丽明 编辑)(离退休工作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