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在酷暑中火热进行

22.07.2015  21:10
作者:龚琴 张育 来源:校团委         夏日气温逐步攀升,但酷热的天气丝毫没有阻挡住我校学子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步伐。这个夏天,全校近2万余名学子1183支实践团队围绕“实现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主题,奔赴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缅怀历史:让历史在现实中闪光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动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在成都市郫县团结镇长河村上演了一场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与村民合唱《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以及手语《国家》、小品《讲一个道理》、相声《满腹经纶》、舞蹈《江南梦》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了老百姓的点赞。同学们也纷纷感慨着自己内心受到的巨大震撼,表明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不能忘记先辈们为之付出的鲜血。

今年是我国三线建设开展的第51周年,“黔世今生,三线之魂”团队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松平北路社区,看望了当年参与三线建设的前辈们,聆听他们讲述那段荡气回肠的奋斗故事。“走到哪就干到哪!”“国家安排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住的是自己搭的牛毛毡,冬冷夏热,下雨还漏水。”“每天要干将近10个小时,在井下挖矿,对肺的影响都很大,去医院免费治疗后,回来又继续作业”……在与老人的交流采访当中,同学们都感慨万千,无不被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饮水思源,不忘历史,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非常需要继承和发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主人翁意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队员吴秋杰坚定地说。此外团队还将进一步挖掘素材,编排三线建设的故事情景剧,以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三线建设的艰苦历史,并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传承。

公益行动:让青春在奉献中飞翔

天空还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在邛崃市高何镇“留守儿童之家”的“教室”中已经出现了水利水电学院同学们的身影,原来他们正在开展主题为“爱心护航 让梦飞翔”的支教活动。

“教室”里某些区域漏雨,志愿者们不得不临时对“教室”布局重新调整。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巩固前几天所学知识,志愿者们安排了特色课堂——看图猜词。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答题,不仅完成了规定的猜词任务,还拓展了新的成语词汇,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断。

“每次做志愿活动都会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已多次带队开展支教活动的徐丹妮队长说,“但只要是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再苦再累我们都觉得幸福。”

同学们的支教课堂不仅仅局限在教室,“绿茵筑梦”暑团队的成员们就为雅安市第四小学孩子们安排了一堂别开生样的足球体验课。热身运动、游戏环节、技术训练的教学环节,不仅提高了孩子们踢足球的能力,更是增强了体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从4月就开始启动的“益美手工课堂”已经在雅安市草坝镇香花小学开展了近3个月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不仅教会孩子们做手工艺品,还组织孩子们们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进行义卖,而义卖得来的资金又作为下一个“益美手工课堂”的启动资金,以此将爱心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关爱弟弟妹妹成长的同时,志愿者们也带着满满的爱来到了老人们的身边。艺术与体育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雅安市雨城区飞机坝社区,无偿为社区的老人们留影拍照。“带着微笑生活,‘咔擦’一下”的活动口号不仅得到老人们的积极配合,连一些路过的年轻人也加入了拍摄队伍。当志愿者将冲洗好的照片一张张递给老人们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馒头”团队的同学们选择了将镜头对准外来务工人员,团队成员蒋睿感慨:“他们背井离乡,生活和工作都很艰辛,我们应该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这个夏天,同学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向社会,为不同的人群奉献着自己微博力量。

专业实践:让知识在学习中巩固

炎炎夏日,机电学院“梦之队”的成员们来到四川南骏汽车集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解到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流程和汽车装配知识,而且还通过与优秀员工一对一交流,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农机调研小分队的同学们在名山区农业局的帮助下,步行10公里沿名山—新店镇路线对茶业农机加工制造厂、农机销售商、茶叶制作厂进行了调研。通过实践,同学们了解了茶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及其操作方法,还了解了茶叶的加工流程和方法。

通过实地的考察实习,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能合理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思考力、观察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不停息,实践不止步。我校学子不畏酷暑高温,怀揣着满腔热情,走进社会,在锻炼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认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