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校地合作 助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31.03.2016  20:38

 

3月21日下午,为了解高校在全面创新改革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推动在川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在川高校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率领省科技厅基础处、法规处等处室负责人到四川大学调研高校改革、校地合作、成果转化、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川大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

四川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把推进自主创新、强化校地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学校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一是学校将科技处调整为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并增设了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重大项目部、军工处等相关机构,加强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管理,在四川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组建了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吸引产业化技术研发人才和技术转移人才,推动四川大学的科技成果在川加速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学校围绕产学研和成果转化,着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技术开发项目经费中项目团队可支配的经费达87.5%;专利技术转让收益团队可支配55%;学校鼓励教师利用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股权团队占比不低于55%。三是建立校地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设立了四川大学-泸州市战略合作资金(每年各出资500万),首批启动25个项目,涉及新材料、医药、电子信息、食品等行业领域;设立了四川大学-德阳校市合作资金(每年德阳500万,川大配套300万元);首批启动13个项目,签约1.2亿元,带动投资8.3亿元,6个项目取得突破,4个项目实现产业化,已产生近3000万元效益。近期又与凉山州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拟设立第三支校地合作资金。

在座谈会上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介绍了大学加强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着重对推进高校开展职务科研成果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交流,提出了希望国家和地方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举措,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不畅难题的建议。

景世刚副厅长充分肯定了川大在高校改革、校地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勉励川大在全面创新改革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希望四川大学应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四川省及市(州),县(市、区)的合作,积极推进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积极探索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在四川创新驱动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科技厅也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抓紧制定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和推进高校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方案,力求政策突破,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也将会大力支持和帮助四川大学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