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实行更严格的校园交通管理措施是大势所趋

10.10.2015  17:37

  近年来,大学校园停车难的话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日前,一则有关四川大学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即《华西都市报》(10月9日讯)上一条消息《最严停车令生效  川大拒变‘停车场’”》在网络上迅速窜红,引来人们议论纷纷。据悉,四川大学在日前刚刚出台并执行了史上最严禁停令,拒绝社会车辆入校停放,效果立竿见影,校内每日车流量从2万减至5千,大大缓解了校园交通压力,还了学校一个清静的校园。川大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学校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这次之所以启动“最严停车令”,是因为学校对此已经不堪重负,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外来车辆进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据记者了解,四川大学这一现象不是个例,北京化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也对该问题不堪负重,各学校纷纷拿出强有力的措施整治校园交通秩序。我校作为四川大学的近邻,面临同样的难题,最近几年,学校陆续新建几个停车场,增加了停车位,但仍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供需矛盾尖锐突出。这一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与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与教学秩序,而且还在不断地加深。而我校作为师范院校,本应更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更要加强环境育人的功效,如果我们再无动于衷,再不果断出台更严措施加以管理,我们的教育事业大计就会被来势汹涌的汽车潮流所淹没,我们将失去赖以以成长和发展的根基。

  还好,学校自本学期伊始,便统筹各方力量,多层次、多策略、多途径地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校园交通整治,尤其在限制社会车辆入校停放的方面,更是进行细致入微的分类管理和整治。新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学校的校园交通压力有所缓解,优雅清静的校园又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学校出台严厉的政策措施来整治交通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然而,众所周知,任何改革举措都涉及到对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学校不得已出台的最严整治交通的政策措施,必然会给部分相关人员带来一定不便。因此,这需要我们既要有断腕背水之勇气,也要有运筹帷握的智慧。但是,在国家积极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不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断提高文明素质,更加需要奋斗奉献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我们心中那个美好的“中国梦”。正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作为一个四川师大人,学校是我们赖以成长与发展的“共同家园”,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审时度势的出台各项改革举措,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共同家园”更美好和谐,让我们的事业更加健康发展繁荣昌盛,我们都应该给予积极地支持与配合,即使这些改革措施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我们也要拿出服从大局的勇气,拿出自觉地拿出舍小我顾大义的精神,只要学校的教育事业这个“大局”强盛了,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分享到她所带来的红利与荣光。因此,为了还给学校一个清新雅静的校园,需要不仅需要你的智慧与勇气,更需要你的爱心与奉献。还师大一个花园,需要你的参与!


实行校园交通管理措施前的学校交通状况


实行校园交通管理措施后的学校道路状况

  新闻链接:

  【华西都市报】最严停车令生效  川大拒变“停车场”

  http://news.scu.edu.cn/news2012/mtcd/webinfo/2015/10/1443489012605589.htm